第二百五十四章、会哭的孩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新海月1字数:4816更新时间:25/04/09 22:11:33
    初步拟定完人员,李牧继续投入到忙碌中。

    外出征战这么长时间,积压了大量的政务,等待着他处理。

    上千万亩的军田,必须要认真进行规划。

    前面那种粗放式的种田,收益实在是太低了。

    广西地区多是山地,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植粮食。

    这需要深入调研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在这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粮食依旧是重中之重。

    不过别的产业,也可以适当发展。

    渔业自不用说,海洋捕捞一直都是广西军,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畜牧业养殖,暂时不具备规模化的条件,只能玩儿散养。

    家家户户养上牛羊有难度,一时半会儿,没有那么多仔不说。

    养殖成本,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让大家都养上家禽,还是具备可操作性的。

    相比后世来说,现在的广西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一家养上两三只鸡鸭理论上完全可行。

    消耗的粮食不多,鸡鸭产的蛋,足以覆盖成本。

    在外面推广很难,可卫所中不一样。

    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迅速铺开。

    无论是留着自家食用,还是拿出去换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拥有稳定的禽蛋供应,大军的伙食也可以丰富一些,省的老是吃鱼时间长了腻味。

    经济作物,必须尽快种植起来。

    尤其是“榨油”和“制糖”,必须列为重点工程。

    这年头大家的胃口大,最主要原因就是肚子里面缺少油水。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粮食危机直接迎刃而解。

    糖更不用说,妥妥的战略物资。

    每次大军出征,他都要花大价钱采购,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货。

    心中有了计较,接下来就是具体规划。

    坦率的说,实施难度非常大。

    主要是缺乏人才。

    大虞朝的读书人,不能说不识五谷,但对农业、畜牧业的了解真心不多。

    空洞的四书五经,早就让他们脱离了生活实际。

    即便是这种不合格的读书人,李牧麾下都不多。

    想要搞生产,只能靠卫所基层军官。

    这部分人知识水平,肯定指望不上。

    唯一的优点,他们本身就是种地、打猎的出身。

    基础的农业常识经验,这些人还是有的,不至于闹出大笑话。

    如果能把这些人培训一下,充当一个命令的执行者,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略微迟疑一下之后,李牧决定先推广经济作物种植,等见到成效之后再搞其他的。

    大虞用作榨油的经济作物,主要是大豆、芝麻、油菜籽等作物。

    制糖则是以甘蔗、甜菜为主,民间本就有种植,大家不会排斥。

    技术上不存在难度,只要提供种子和土地,就可以迅速推广。

    提炼工艺,更是诞生了上千年,没有技术壁垒。

    不奢望对外出售赚取利润,只要能够供应大军所需即可。

    卫所制度,本身就是放大版的庄园经济,玩的就是自给自足。

    ……

    养心殿。

    看着长长的一串晋升名单,永宁帝陷入了沉思中。

    被调整的将领,全是出自广西军。

    在一支军队的休整期内,外调这么多将领,明显超出了正常的人事调动。

    “兵部和都督府复核,没有发现问题么?”

    永宁帝皱着眉头问道。

    将领调动可以,但影响到了军队的战斗力不行,现在可是平叛的关键时刻。

    要是因为人事调整,导致广西军丧失战斗力,外界还以为他这皇帝在故意打压广西军。

    虽然猜忌是皇帝的本能,但他现在真没猜忌李牧。

    广西军的势力确实大了一点,但这支部队是他登基后,靠着朝廷支持发展起来的。

    长期活跃在平叛战场上,算得上是尽职尽责,远远没到藩镇割据的地步。

    就算真要打压,也是先敲定,辽东那帮不省心的家伙。

    “陛下,上述的一众将领都是因军功而升迁,不存在任何任人唯亲的迹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审查了他们的户籍宗族,全部都是身世清白之人。

    唯一存在争议的是,关于广西都指挥使李牧的任命。

    舞阳侯大力举荐他提督两广军务,可提督官这个职位是开国初年,打天下时期的特殊职务。

    此后的几次出现,都是由文臣出任。

    现在突然把这个位置,授予一名武将,朝堂上怕是会引起波澜。”

    新任兵部尚书万宇轩,上前一步回话道。

    皇帝刚才的意思,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还是选择了装糊涂。

    拆分强势的军镇,预防藩镇做大,这是虞朝惯用的手段。

    现在这个时间点,玩的略微急促了一些。

    毕竟,广西军刚刚遭受重创,朝廷的做法吃相上有些难看。

    原本他是想平定了白莲教叛乱之后,再伺机对广西军下手。

    结果不知道勋贵们抽了什么风,提前就把广西军给拆分了。

    这背后有没有皇帝授意,万宇轩暂时还拿不定主意。

    “哼!”

    “李指挥使的问题,稍后再议,朕问的是人事调动!

    一下子抽调了这么多骨干将领,广西镇的战兵数量直接减少了一半,战斗力怕是连三成都剩下不了。

    接下来的平叛大战,还需要广西镇出力。”

    永宁帝没好气的说道。

    他最讨嫌这种故意装糊涂的老狐狸,偏偏朝堂上全是一群老狐狸。

    明明什么都知道,就是装作不清楚。

    按照他的经验来看,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主要看武将的家丁数量,其次才是士兵的训练。

    大量的武将离任,短时间内朝廷没有那么多合适的替补,势必造成广西镇军事实力大幅度削弱。

    本来就在休整期,朝廷还欠着广西镇一大笔的军费,现在又玩了这么一出。

    后面再调他们上前线拼命,永宁帝都觉得不好意思,吃相太过难看了。

    倘若处理不好,这会让参加平叛的各路将领人人自危。

    唯恐自己在战场上打的太好,引来朝廷的猜忌打压。

    事实上,这些小问题,永宁帝还可以接受。

    最让他担心的还是战场局势。

    没有广西镇加入,其他地方的官军,能否顺利剿灭叛军,谁也不敢保证。

    白莲教叛乱闹的太过厉害,再不把他们剿灭掉,江山社稷就危险了。

    “陛下,广西镇虽然被抽空了,但其他地方的官军却得到了加强。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浙江地区的局势,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转折。

    湖广和江西两省的官军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广东和福建更不用说,正是因为缺乏强将,才导致军力薄弱的。

    一旦完成了整合,后续能够爆发的战斗力,肯定会更强。

    从全局上来看,这些力量足以弥补,广西镇被削弱带来的不利影响。”

    万宇轩硬着头皮解释道。

    能不能带来军事实力增强,还要经历了实战考验才知道。

    可广西镇的削弱,却是肉眼可见的。

    按照以文制武的传统,关于李牧的提督任命,兵部该直接否决的。

    就是考虑到政治影响,朝廷必须进行安抚,他才没直接否决,而是把名单原封不动送到了皇帝手中。

    “成国公,你的意见呢?”

    永宁帝开口询问道。

    自他继位以来,勋贵集团表现的非常省心,没搞什么幺蛾子。

    勋贵出身的两位辅政大臣,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也不高。

    只要不涉及勋贵的利益,大多数时间都保持着中立。

    这种谨慎的做法,成功避开了和皇权的直接冲突。

    以至于在一众辅政大臣,纷纷被踢出朝堂的背景下,他们没有直接受到冲击。

    “陛下,臣需要避嫌!”

    景国良严肃的回答道。

    看表情就知道,不可能在他身上,得到有效的讯息。

    广西镇被削弱,降低了勋贵集团手中的武力,却扩大了影响力。

    倘若这些被调离的将领,能够在当地站稳脚跟,那么勋贵集团控制的军事实力,必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在朝堂上,实力就是话语权。

    “准奏!”

    在说话的同时,永宁帝在奏折上画了一个圈。

    每天日理万机,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不可能在一个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既然大家都说可以,那就先试试看。

    发现了问题,后续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进行纠错。

    有几分草台班子的意味,但这就是现实。

    眼前的这一幕,让万宇轩很是恼火。

    原本他还想把李牧的人事任命,拿到朝堂上进行讨论,借百官的口否决掉任命。

    然后顺势提议,授予一个充满荣誉性质的虚衔。

    再挑选一个富庶的地方,把人平调过去,也算是完成了论功行赏。

    可惜皇帝都批准了,按照大虞律,李牧的人事任命已经通过。

    此时再提出异议,不光扫了永宁帝的面子,还会狠狠的得罪成国公和镇远侯。

    迟疑了一下之后,万宇轩最终选择了闭嘴。

    大不了回头被百官骂几句,反正人是舞阳侯举荐的,任命是皇帝批准的。

    作为兵部尚书夹杂中间,他一个也得罪不起。

    有人询问,那就是为了拆分军镇。

    下面报上来的数据,广西镇巅峰时期战兵六万,简直就是翻版的辽镇。

    为了江山社稷,拆分这个巨无霸,肯定没有毛病。

    为了安抚武领,高官厚禄肯定不能少。

    甭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先信了。

    忽悠一个算一个,只要有人能理解的他的苦心,不被所有的文官一起骂叛徒就行。

    ……

    扬州府。

    刚刚参加完接风宴的裴云轩,刚回到家中就收到了一个噩耗。

    寄予厚望的扬州营和淮安营,全部都回来不了。

    “混账!”

    “扬州营没了,淮安营十不存一,这是糊弄鬼呢!”

    说话间,裴云轩把手中的书信直接扔到了地上。

    “总督大人,息怒!”

    “扬州营肯定是存在的,此前扬州府的一众官员,还看到了扬州营进行撤离。

    他们还试图进行了阻拦,可惜那帮丘八不讲道理,直接动起了刀子,扬州府只能被迫放他们离开。

    从学生搜集到的情报来看,当日撤离的扬州营士卒最少有千人之多。

    陆续撤离的家属,更是高达数万人。

    倘若扬州营真被打没了,还接这么多家属过去干嘛!”

    刘师爷肯定的说道。

    既然选择打扬州营的主意,自然要了解情况。

    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吓一跳。

    不同于其他地区,军队穷的叮当响,扬州营在当地可是大户。

    土地田产、矿山、商铺,就连扬州境内的运输业,也被这帮家伙控制着。

    拥有如此多的产业,居然没有留住人,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没用的!

    舞阳侯在书信上进行了说明,朝廷即将进行一次人事调整,调任的将领全是扬州营的干将。

    原扬州营的几名千户,全部升迁副将。

    一些百户官,现在也晋升到了参将的位置上。

    这些家伙,带走了自己的家丁和亲信,扬州营直接被掏空了。

    如果消息是真的,现在的扬州营,确实就是一个空壳。

    淮安营的情况略好一些,但因为长期没有补充兵力,还有将领不断被调离。

    现在剩下的兵丁,一共就那么几百人。

    不是伤员,就是老弱。

    即便是把人要回来,也只能徒增负担。

    看样子他们都觉得本督好欺负,变着法子玩游戏!”

    裴云轩恼怒的说道。

    明知道,这是对方的小把戏,偏偏他还没有办法。

    这些将领调动,都是要经过兵部的,高层将领更是皇帝亲自任命。

    朝廷签发的调令,他这个总督,总不能说不行吧!

    何况其中大部分人事任命,都是在之前发生了,早就造成了既定事实。

    要怪就怪南直隶巡抚无能,居然没有发现辖区内两个营,被人家变着法子给掏空了。

    “总督大人,事情既然发生了,那就必须想办法找回场子。

    单纯的弹劾,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我们需要联合更多的官员,一起向朝廷上奏此事,场面搞的越大越好。

    朝廷的人事任命,我们没法推翻,也不适合在这上面借题发挥。

    无需直接弹劾人,这一次只向朝廷卖惨。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把江南局势恶化,同外调的扬州营、淮安营联系起来。”

    刘师爷胸有成竹的说道。

    军队他变不出来,但索要援兵的办法,他还是有的。

    把事情闹大了,外界才知道他们吃亏,受了委屈。

    江南地区出身的官员可不少,大家一起闹了起来,朝廷必定会对他们进行安抚。

    会哭的孩子,才会有奶吃。

    被拆分的扬州营和淮安营,一时半会儿没法复原,朝廷就要想办法,再补给他们两个主力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