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狠人总兵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新海月1字数:3468更新时间:25/04/09 22:11:33
    广州府,总督衙门。

    “哈哈……”

    看着手中的捷报,舞阳侯忍不住笑出了声。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

    原本他还在为前线战事担心,结果一转眼的功夫,进攻衡阳的叛军就灰飞烟灭。

    “击溃叛军十万,斩杀敌军一万八、俘虏敌军五万六”,这是可查的战绩。

    稍微修饰一下数据,送到皇帝手中的时候,战果还可以再放大一些。

    战斗发生在江边,大量的尸体被江水冲走,少了一些首级是正常的。

    事实上,自平叛大战爆发之后,官军上报的叛军兵力都是自己宣布的。

    叛军自号十万大军,官方数据上就是十万。

    叛军说出兵二十万,官方数据就是二十万。

    核实真伪是不存在的。

    锦衣卫刚刚恢复,在地方上的许多分支,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

    没有专业的情报机构,情报搜集上,甚至赶不上白莲教。

    人家常年遭受官方的打击,都没有被剿灭干净,没有情报支持是不可能的。

    派出再多的探马,也只能根据敌人的行军队伍长度,或者是从营帐数量进行预估。

    不想自找麻烦,干脆就简单点儿,直接拿叛军自己公布的数据用。

    在进行战略部署的时候,通常都是对着敌人自己宣传的兵力数量拦腰砍上一刀,然后制定初步的对敌方案。

    幸好这年头大家都喜欢吹牛逼,只有虚增兵力的,没见谁少报。

    万一叛军出现一个老六,反其道而行之,官军非得吃大亏不可。

    “恭喜侯爷!

    有此大胜在手,接下来定能生擒贼首,攻克长沙,平定湖广……”

    安庆丰当即上前说道。

    同三省总督同城办公,双方的衙门紧挨着,他这个广东巡抚当的相当憋屈。

    理论上来说,总督和巡抚之间权力相互制衡。

    可惜现在是战争时期,舞阳侯是钦差大臣,后面挂了一堆头衔。

    惹不起,又躲不开。

    每次遇到重大事务,他都必须过来走一遭。

    收到捷报还好,舞阳侯心情高兴,不会找他的麻烦。

    如果是前线战事不利,舞阳侯心情糟糕的时候,他就苦逼了。

    作为上官,想要挑下属的刺,实在是太容易了。

    “行了,本侯没有奢望,一举荡平叛逆。

    活儿都让我们给干了,岂不是显得同僚们很无能!”

    任谁都听得出来,这是在阴阳徐阁老。

    不过这种话,舞阳侯可以说,其他人却不敢接。

    当朝阁老,清流党领袖,还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徐文岳的权势绝非一般人可比。

    包括舞阳侯自己,论起手中的权柄而言,也比徐文岳差的远。

    敢拿徐文岳开涮,那是他身份特殊。

    仅仅只是调侃几句,又不是实质性的针对,两人顶多也就打打嘴仗。

    其他人不自量力参与进去,那就是对自己的仕途不负责。

    为了避开这个敏感的话题,安庆丰随即开口说道:

    “侯爷,衡阳大胜之后,正是扩大战果的好时机。

    李指挥使只是上报了战绩,没有提及下一步作战计划,要不……”

    “行了!

    接下的仗怎么打,老夫自有计较,你无需操心。

    有这闲功夫,不如抓紧时间组织民众恢复生产,争取多给朝廷创造税收。”

    不等说完,舞阳侯就挥手打断道。

    军事上的事情,本来就是他的短板,偶尔忽悠一下还行。

    若是深入进行讨论,岂不是暴露自己的无能。

    在官场上混,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自毁人设。

    朝野上下,大家都知道他舞阳侯兵法娴熟,拥有将帅之才。

    想要过的舒服,就必须把这个人设延续下去。

    目前进展的非常顺利,甭管他是怎么指挥的,反正前线捷报不断,就证明了他的能力。

    在前线奋勇杀敌也好,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也罢,大家要的只是胜利。

    按照现在的节奏发展下去,搞不好未来史书上,提及大虞名将的时候,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并且这个评价,还不会太低。

    毕竟,他的军旅生涯虽短,却是未逢一败。

    巡抚都碰了一鼻子的灰,在场的其余官员,默默收回了表现的心思。

    前线主将是自家总督的嫡系,他们这些本该成为亲信的属官,反倒成了外人。

    除了暗自感叹怀才不遇外,他们什么也干不了。

    ……

    赣州府。

    看着转发过来的捷报,韦致远被气的脸色铁青。

    凡事都怕对比,明明他率领的部队比李牧这位主将还多,结果战绩却不到人家一个零头。

    人家的战绩十万起步,感觉叛军就是纸糊的。

    到了他这里,区区一个赣州,都没有拿下。

    为了完成任务,还被迫分兵进攻吉安,才勉强应付过去。

    可问题是叛军对吉安的重视程度,远比赣州要高。

    赣州都没打下来,吉安地区的攻势,自然也不容乐观。

    “战报你们都看了,不说和人家广西兵比,总该比广东那些残兵败将强吧!

    可是现在呢?

    景总兵已经收复韶州府,郴州攻防战也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人家可是放出了话,要在十天之内攻克郴州。

    减去中间讯息传递的时间,估摸着收复郴州,也就是最近几天的事情。

    我们如果迟迟没有战果,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

    老夫被革职问罪,你们的仕途,也要就此终结!”

    韦致远语重心长的说道。

    为了鼓舞军心士气,他也是费尽了心思。

    怎奈下属们在战场上划水惯了,突然碰上硬仗,一个个都不行了。

    反正都是糊弄上面,平常时期他也就担待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特殊,如果没有一份能拿出手的战绩,战后他肯定会被清算。

    虽然大虞最近几十年,对实权武将的处理,大都是罚酒三杯。

    可那是针对战功彪悍的实力派将领,朝廷忌惮他们手中的实力。

    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都能够轻拿轻放。

    对他这种战绩一塌糊涂的将领,朝廷可不会手软。

    想要拥兵自重,那也要本钱够足才行。

    朝廷若是对他动手,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他这个总兵倒霉,下面的将领,自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上面只要想查,那就不愁找不到问题。

    无需施展任何盘外招,仅仅在规则体系内,就可以把他们合法的干掉。

    “总兵大人,真不是我们故意拖沓。

    着实是叛军太厉害,我们在战场上,很难占到便宜!”

    “总兵大人,邓参将说的不错,确实是叛军太厉害!”

    ……

    “砰!”

    一众将领纷纷叫苦,气得韦致远猛的一拍桌子。

    “真当老子,在和你们商量呢?”

    “告诉你们,如果不能尽快收复赣州和吉安两府,上面问责下来谁也别好过。

    别觉得你们的位置,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铁杆庄稼,就没人动的了。

    自白莲教叛乱以来,被杀的宗亲藩王都不在少数,战死的文臣武将更是不计其数。

    真要有那么一天,老夫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屈辱的丢官去职。

    这是一份请战文书,上面的内容是希望总督大人能组建一支武将敢死队,希望最后不会用到。

    知道你们为难,所以老夫顺便也替你们报了名,大家不用谢我!”

    听了韦致远的话,原本没当一回事的众将,瞬间变得脸色铁青。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韦致远已经被碎尸万段。

    这手段实在是太毒辣了,分明就是拉着大家一起去死。

    最关键的是这种请战文书,基本上都会批准。

    只不过一般这么干的将领,都是犯了重罪,没有办法脱身。

    为了不牵连家族,才选择的悲壮死法。

    他们现在的情况,明显没到那份儿上。

    战场上进攻不利的官军多得去了,如果都要进行治罪,东南诸省中一半的将领都要被问罪。

    法不责众,在战争年代同样适用。

    朝廷还需要他们平叛,就不能在这上面太较真。

    当然,作为福建总兵韦致远,大概率会被杀鸡儆猴。

    很明显,韦致远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搞出了同归于尽的玩法。

    “总兵大人,犯不着啊!”

    “对呀,总兵大人。

    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没必要如此!”

    ……

    恢复理性后,一众将领急忙劝说道。

    大家一起充当敢死队,福建的官军就废了。

    一下子把将领抽空,就算朝廷马上补充新的将领,也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

    可是现在的情况特殊。

    在三省平叛联军中,他们根本没法发挥多少作用,还要消耗大量粮草物资。

    性价比太低。

    现在朝廷财政空虚的厉害,军费都要总督衙门想办法自筹。

    为了削减开销,搞不好舞阳侯真的会顺水推舟,把他们送到战场上当炮灰。

    大不了处理完他们,把福建的几万大军放回去。

    只要听到能够不打仗,估摸着下面的士卒都会高兴坏了,根本不可能为了他们闹腾。

    事后把节省下来的军费,全部花费在能打胜仗的几支部队身上,没准还能取得更加显赫的战绩。

    朝廷不会在乎,参与平叛的军队有多少,皇帝只想看到官军剿灭叛乱。

    捋顺了思路后,大家都被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