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杀劫之因初显端倪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鱼万水字数:2590更新时间:25/04/09 21:19:31
    被太乙连着八宝功德池,一同给丢到了广场。

    玄龟真灵也毫不在意,反而优哉游哉的在八宝功德池中划着水。

    时不时的,还翻个身给腹部也晒一下。

    就主打一个无忧无虑。

    丢出了八宝功德池,太乙也不再去关注玄龟真灵。

    那小东西越看越气人。

    还是眼不见为净。

    送玄龟真灵去轮回,再将其引入门下的事情,还是再等等吧。

    以玄龟的气运和功德,这家伙一旦转世重修。

    前期的修行速度,可以预见会快到什么程度。

    可别到时候玄龟都大罗金仙了,他太乙这个师尊还是大罗金仙。

    那不是就搞笑了吗?

    将玄龟之事暂时放下,太乙也再次静下心来。

    却是在寻思,后续该如何布置。

    此番之后,洪荒的大功德之事,估计就只有人族大兴了。

    这票功德可不好挣啊!

    天皇伏羲,乃是女娲兄长转世。

    地皇神农,其根脚一直成谜。

    也就人皇轩辕,算是人族自己人。

    好巧不巧,这三皇都与有熊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这人族共主之位,究竟是禅让,还是该算世袭呢?

    不过这与他太乙的关系并不大。

    反而是三皇之师,这个位置很值得推敲。

    按轨迹来看,天皇伏羲的事情,是由自己那大师伯操持的。

    以自己大师伯的修为境界,若是要收伏羲为徒,按理来说应该没有半点问题。

    可偏偏自己那大师伯,就没这么做。

    仅仅是引导几次,便就此作罢。

    甚至连更多的辅助之事都没做。

    大师伯是嫌功德太多了吗?

    要知道三皇一旦归为,三皇之师的功德,可以想见会分到多少。

    可偏偏自家大师伯就忍住了。

    这等举动,分明是把送上门来的功德,都给向外推。

    着实好生奇怪!

    太乙寻思一阵,依旧有些不得要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师伯将唾手可得的功德,给拒之门外呢?

    是不忍分散了三皇功德?

    不可能!

    功德这东西,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做多少事情,就得多少功德。

    而且也没有,将送上门来的功德向外推的道理。

    既然不是这个原因,那就只能是有别的因素,让大师伯这个圣人,都不敢去要这份功德。

    可这个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思及此处,太乙轻抚着下巴,面上带着几分凝重之色。

    这事情必须得搞清楚。

    否则,将来指不定就要掉坑里。

    沉思良久,太乙觉得既然修为境界上,想不出原因。

    那就只能换个思路。

    从身份地位上来思考此事。

    大师伯的身份,乃是天道圣人。

    能让他避讳的还真不多。

    是顾忌同在紫霄宫听过道?

    好像也不太可能。

    毕竟东王公那个大冤种的真灵,将来转世之后会被自家大师伯,给收为记名弟子。

    都真灵转世了,谁还管得上你前世的身份?

    至于碍于女娲娘娘的面子?

    那也说不过去。

    女娲娘娘的面子,还不足以让自家大师伯,将送上门的功德给向外推。

    身份?

    地位?

    两个关键词,不停在太乙脑海中交织。

    忽然,太乙脑海中灵光一闪。

    大师伯什么身份地位?

    那是天道圣人!

    而三皇呢?

    那是人道领袖!

    天、地、人三道。

    真要算起来,似乎是平等的。

    天道之所以强,不过是因为天道出世得早。

    掌握了洪荒绝大部分的权柄。

    可这并不代表,其余两道就在天道之下。

    无非是其余两道孱弱,无法与天道相抗衡罢了。

    所以,严格算起来,人道和地道的领袖,在业位上来说。

    是与天道圣人齐平的。

    如此,也就就能解释,为何镇元子敢去堵着西方教的大门。

    后土又为何敢不了准提了。

    一个地仙之祖,一个地府控制者。

    两者将地道给占得死死的。

    实力虽然不及圣人,但是业位上并不差你分毫。

    大功德、大气运之下,你圣人也只能动动嘴。

    不敢真对他动手。

    地道的代表是这样,那作为人道领袖的三皇,又岂会简单?

    要是自家大师伯,真收了天皇伏羲为徒。

    那场面.

    啧!啧!

    是真的倒反天罡啊!

    这是要跳起来,去和鸿钧道祖平起平坐吗?

    三皇是人道之下的业位,圣人是天道之下的业位。

    鸿钧道祖作为天道代言人,自是与天道平级,倒是有资格收徒。

    可平级的大师伯,如何去收徒?

    强行收徒,产生的因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想想太乙都不由不寒而栗。

    难怪自家大师伯,会将送上们的功德,都给拒之门外。

    这特么哪是天将好处,这分明是个大坑啊!

    就这么说吧。

    三皇之师,但凡是个没有踏足仙道的人族都能去做。

    人族的身份,赋予了他教导人皇的权利。

    这是人族自己的事情。

    在人族范围内达者为师,这没有半点问题。

    可偏偏入了仙道的修士,无论你什么身份修为,都别想去沾染。

    要不然,你就先去紫霄宫,将紫霄宫那老道掀下来再说。

    想通了关键,太乙不由暗自捏了把冷汗。

    好险!

    亏自己还琢磨着,人族大兴之时,利用先知优势,去把三皇之师的功德给捞了。

    现在看来,这特么哪是在捞功德,这分明是在找死!

    是真的取死有道!

    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想通了此点,太乙也明白了,为何原本的阐教金仙,会搞得杀劫缠身。

    元始天尊将盘古幡抡冒烟了,都无法将杀劫消去。

    这特么问题整得太大,已经不是大教气运能掩盖的了。

    涉及天道与人道,圣人大教也不够看。

    想着想着,太乙也觉着有些不妥。

    广成子?

    阐教?

    我太乙好像就是阐教的吧?

    这么说来,就算我太乙不去干这事儿。

    最后还是得跟着吃挂落?

    不行!

    这事儿得好生琢磨!

    可不能跟着那群大聪明瞎搞。

    最后好处得不到,反而还弄得杀劫加身。

    而且,这么大的因果,太乙也不相信替劫之法,真的将这事儿给圆过去。

    本来替劫之法,就是取巧了。

    而应对的事情,还涉及了天道、人道的冲突反噬。

    天道和人道的反噬,绝对才是杀劫的根本原因。

    这是取巧就能躲过去的吗?

    一个不慎,恐怕得道途断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