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太平道国,司马祖孙】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快使用水溅跃字数:2160更新时间:25/04/09 20:53:06
    光阴似箭,流年似水。

    六十年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又是一轮甲子之始。

    拥有着在此界堪称降维打击的道术与神术,国力蒸蒸日上的太平道国,在这六十年里已先后征服了西域的车师、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等绿洲城邦;以及更西方的安息、贵霜之地;东北方的扶余、高句丽,三韩部落与扶桑;云贵高原上的南中诸夷;南方半岛上的众多湿热小国;并且越过世界屋脊占据了百乘王朝与朱罗王朝,使疆域膨胀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虽然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这些新*域在占领初期叛乱不断,但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太平道国还是通过强硬的武力手段,兼以道术和神术这种真实不虚的伟力,慢慢取代了周边诸族并无神迹的信仰,以共同的信仰为纽带,将不同的族群勉强整合成了一个整体。

    以神术和道术提高了小农时代的生产力,硬生生打造出了一个七万万人的庞大信仰国度,举国之人皆信至高神主——黄天。

    不过,太平道国的国民全都知晓,【黄天】乃是大道的化身,凡人无法理解的伟大存在,并不会在凡世显现。

    于六十年前退皇帝位,领[大贤至圣太平道主]尊号,如今已端坐在黄金龙椅上整整一个甲子,承黄天敕命,总摄人间万民,册封香火众神,统领阴世群鬼的道主,才是道国真正的统治者。

    又因为道主需承信仰之重,无法亲自治国理政,所以便将国事全权委托给大贤良师。

    现在,这套制度已经无碍运行了六十年。

    在大贤良师的主持下,太平道国开创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

    嘀嗒嘀嗒——

    一辆四轮马车正慢行在笔直宽阔的黄河大桥上。

    拉车的马儿脚步矫健,高大健壮,一看就是以道术挑选公马优质种子,历经数代筛育出的良马。不仅马力惊人,耐力持久,更兼之性情温和,一匹至少能卖五千钱。

    这辆四轮马车也不便宜,不仅车轮以橡胶充气为胎,底盘上还加装了迭板弹簧,运行起来既减震又省力。

    即便经过一甲子发展,太平道国的老百姓已经能普遍吃饱饭了,但能乘得起这种马车的,还是只有有钱人。

    车厢里,复姓司马的一家老中青三代人,此时正饶有兴趣地看着百丈外的黄河河面。

    只见滔滔的黄色河水中,居然有着一个个巨大的桥桩露出水面。

    此时有小船漂在桥桩附近,船上的黄巾力士正在把提前弯折成各种形状的钢材,与桥桩上原有的钢材勾连在一起,然后用木板在周围支出模子,最后往木模中倾倒泥土和石块。

    等这道工序完成后,船上便会有身穿黄衣之人朝模子一指,射出一道黄光,将里面松软的泥土先融化,再凝固,把泥土化作坚石,加高着河道中的桥桩。

    可以预见,之后再拆掉模子,已经铸成的桥墩坚若磐石,固若一体,不会垮塌。

    今年七岁的司马炎,生平第一次离开生活了七年的河内郡,在路上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

    他趴在窗口边,指着正在施工的桥桩大呼小叫道。

    “爹,爷爷,这就是你们以前说的道术吗?”

    孩子还小,他爹司马昭愿意耐心回答他的所有问题。

    “并非道术,这是神官们施展的[化泥为石]之术,是黄天赐予信徒的神术。

    虽然使用时需要消耗神力,难以用于大规模工事修筑,但我太平道国能在崇山峻岭中铺路,在深谷大河上架桥,拥有并治理今日这种广阔的疆域,这门专用于修筑工事的神术居功甚伟啊。”

    司马炎立刻大叫起来。

    “那我以后也要当神官,当神官,造大桥。”

    旁边今年六十四岁的司马懿大笑了起来,笑完后又耐心道。

    “炎儿,神官不好,神官的一切都是黄天赐予的,既能赐予,便能褫夺。

    你以后要当道士,因为道士的本事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谁都抢不走。

    等你再长大一些就懂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能决定的事情才能算数。

    至于别人承诺你的,统统都跟眼前的风一样,根本就抓不住。”

    说着,司马懿指着眼前的两座大桥道。

    “就以眼前的这两座石桥为例子,二十年前修跨河大桥的时候,轵县和温县两地争执不休,都想要要把桥放在自己境内。

    当时道国的高官最终裁决,先在温县修第一座,待日后要修第二座桥的时候便在轵县修。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第二座桥也动工了。

    但是物是人非啊,只因为温县出了个道士的缘故,道国便以旧桥修建时所加钢筋不足、老旧不堪为由,仍要在温县修新桥,据说日后还会把旧桥拆掉。

    炎儿,你说,轵县能找谁去说理?

    所以啊,你以后要当大道士,同时也别太相信别人的承诺。”

    祖孙三人就这样说说笑笑,坐着马车跨过了黄河。

    接下来出现在车窗两边的,便是连绵的麦田。

    现在已是六月,是麦子成熟的季节,

    行在官道上,入目所见,道路两边是修建好的整齐沟渠,金黄中夹杂着点点绿色的麦杆,以及沉甸甸的麦穗。

    从马车上望过去,这片麦地竟一眼看不到头。

    眼见大中午的,道路上行人稀疏,没人会注意自己,司马昭便用擒龙功偷偷抓了一把麦子,递给父亲道。

    “爹,今年黄河南边的麦子看起来很饱满,穗也结的很大,收成应该会很不错啊。”

    “那还用说,洛阳周边种得都是用道术筛选过的良种,旱了能乞雨,涝了能乞晴,哪有收成不好的道理?

    其它地方的老百姓过得虽然没洛阳好,但也只要在每日劳作之余向黄天虔诚祈祷,黄天就能庇佑小人丰衣足食。

    现在这死了苍天,信了黄天的日子,可真是好啊。”

    马车继续颠簸向前,又走了小半个时辰,没有修建城墙的庞大洛阳城就映入祖孙三人的眼帘。

    司马懿正要给孙子好好介绍一下这座都城,就听到孙子突然惊呼道。

    “快看,天上有条龙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