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朕当然是都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洛水秋风字数:2463更新时间:25/04/09 20:32:30
    赵鼎说完了之后,刘禅和岳飞俩人不由的就皱起了眉头。

    赵鼎真正要说的,并不是钢铁桥梁造价高的问题。

    发现了蓬莱的铁矿之后,大宋现在根本不缺钢铁。

    而且大宋现在的岁入一年比一年高,就算再高的造价,大宋现在也能承受的了。

    赵鼎真正要说的,是生锈带来的维护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这钢铁的桥梁还真的没办法用。

    两人都是熟读史书的人,虽然大宋现在的如日中天,但他俩也不认为大宋能一直这么强盛下去。

    早晚有一天,大宋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走下坡路。

    尤其是刘禅,他连亡国都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他自然不会做什么万世太平的美梦。

    现在大宋要矿有矿要钱有钱,就算这钢铁桥梁的维护费用再高,咬着牙也能把这问题给解决了。

    但是,万一哪一天大宋没这么多钱了呢?

    不维护吗?

    不维护的话,这桥可就废了。

    桥废了之后,铁路的运力一下子就要降下来。

    运力降下来之后,直接影响的就是运兵运粮的速度。

    这一连串的影响累积下来,只会让那时候的大宋更加的雪上加霜。

    一想到这里,俩人几乎是同时摇了摇头。

    不行,这个问题必须要现在解决了,绝对不能留到以后。

    不趁着国力最强的时候,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这是对子孙的犯罪。

    于是,俩人又同时看向了赵鼎。

    “赵卿你有什么打算?”

    “回官家,臣的想法是,要么找到一种价格便宜而且能完美代替石料的新造桥材料。

    要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避免钢铁生锈的办法。

    除了这两个之外,臣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你肯定已经有动作了吧?

    有进展吗?”

    刘禅问完了之后,赵鼎摇了摇头。

    “相比于找到一种代替石头的新材料,钢铁造桥已经基本具备了可行性。

    所以,臣给军器监拨了一笔钱,想让他们找到不让钢铁生锈的办法。

    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听到毫无进展,刘谦马上就看向了岳飞。

    “爱卿啊,你有什么办法吗?”

    认真想了一会儿之后,岳飞才拱手说道:

    “官家,您还记得上次火药那个事儿吗?”

    他这么一说,刘禅马上懂了。

    “爱卿你的意思是悬赏?”

    “没错!”

    “那咱们要悬赏哪一种呢?”

    “当然是全都要!”

    愣了一下之后,刘禅一下子乐了。

    “哈哈哈,爱卿说的没错。

    小孩子才做选择,朕当然是全都要。

    传旨下去吧,朕愿意拿出来两个侯爵,再加两百万贯。”

    “官家圣明!”

    ......

    随着刘禅一声令下,两道圣旨几乎是同时传遍了天下。

    第一道圣旨,当然是关于朝廷的科举改革。

    安南,建平郡。

    学子李升平和好友季明礼好不容易挤到人群前面,看完了新到的圣旨内容了之后,俩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礼兄,你打我一巴掌。”

    “啊?

    好!”

    呆呆的应了一声之后,季明礼便一巴掌打在了李升平的脸上。

    啪!

    “嘶!

    真疼啊!

    看到圣旨是真的!”

    “真的吗?

    那你也打我一巴掌,我也怀疑我在做梦。”

    “好!”

    啪!

    “嘶,真特么疼。

    是真的,是真的!

    哈哈哈!”

    看着互相扇巴掌的俩人,旁边的人瞬间向他们送去了关爱智障的眼神儿。

    但他俩此时哪儿有工夫去管周围的人。

    确认了圣旨内容是真之后,俩人便结伴跑出了人群。

    离开人群之后,俩人一直跑到了好久,才终于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

    “明礼兄,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

    “那要不我再给你一巴掌?”

    听到伙伴的话,李升平立刻躲远了一点儿。

    “还是算了吧,你那巴掌实在是太够劲儿了。

    我到现在还疼呢。”

    说完了之后,他一边儿捂着脸一边儿说道:

    “你说官家是不是疯了,竟然敢这么疯狂的改革科举?”

    他这话一说完,旁边的季明礼赶紧捂住了他的嘴。

    “你疯了?

    诽谤官家,被人听见可是要治罪的。”

    “哎呀,你怕什么?

    咱们大宋什么时候因言治过罪了,再说了,我这是夸赞官家圣明呢。

    你说,官家是不是圣明的很?”

    “可不是嘛!

    唉你说......官家是不是知道咱俩考经义考不过,才特意给咱俩开了恩科?”

    季明礼的一番话说完,顿时升到了赵升平的一个大白眼儿。

    “官家专门儿给咱俩开恩科?

    你哪儿来的那么大脸。

    你没看圣旨上说吗?

    是官家体恤天下的学子不易,才特意改革了科举,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中举。”

    “嘿嘿嘿......那不是一样嘛,咱俩也是天下学子之一。

    虽然考技术类的科举,将来晋升的渠道窄了一点儿,但那也是官儿啊。

    咱俩终于能当官儿了。”

    看着嘿嘿直笑的季明礼,赵升平却并没那么乐观。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

    天下像咱俩这样,屡次考经义不过的考生可不在少数。

    今年又是科举改革的第一年,估计参加的人肯定不少。

    咱俩还得好好想想,到底参加哪一门技术考试才行啊。

    这要是选错了,估计咱俩还得落榜。”

    他这么一说,季明礼瞬间也发起了愁。

    “呃,好像还真是这样。

    可是,那你说咱俩选什么?”

    “我觉得咱俩还是选种地那一科吧。

    咱们两家自从迁到这安南之后,就一直种地供咱俩读书。

    除了种地之外,咱俩也接触不到别的呀。”

    听到这话,季明礼一下子不乐意了。

    “啊?

    那岂不是说,咱俩将来当了官儿,还要种地?”

    但赵升平听完了之后,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

    “那咋了?

    虽然同样是种地,但咱俩要考上了,那可是指导天下百姓种地。

    跟自己撅着屁股种地,是一个概念吗?”

    赵升平一番反驳之后,季明礼不由的点了点头。

    “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可是,就算种地,咱俩也不懂啊。

    咱俩除了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之外,啥也不懂。

    这能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