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剑指戛纳!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放羊小星星字数:2525更新时间:25/04/08 20:21:31
    四月。

    一条消息在影视圈内迅速扩散。

    吴迪,又要拍新片了!

    消息百分百准确!

    因为他的御用制片人付一舟已经开始联系灯光、美术、录音、摄影等幕后团队。

    一般而言,电影在开拍半年,甚至一年前就会定好幕后成员的档期。

    没办法。

    活好的人不缺事干。

    别看内地影视市场不太行,但每年拍摄的电视剧、电影数量,那是一点都不少。

    很多电视剧、电影拍完,根本都没上映。

    不上映拍它干嘛?

    当然是洗洗更健康。

    影视行业,不论是好莱坞,还是港台,亦或者是日韩,向来是黑色资金流入的重灾区。

    洗起来不要太方便!

    踏马的。

    东西一炸,我说它值一个亿都行!

    当然。

    现实情况不会那么夸张,顶多虚增个几倍、十几倍、几十倍,最多一百倍。

    再多?

    那不是把人当傻子嘛。

    反正,出于各种原因,每年登记、报备、开拍的剧组,那是多如牛毛。

    既然要拍,演员什么的,可以随便找,灯光、摄影、美术、录音这些幕后团队,那不能路上拉一个人就拍。

    毕竟。

    幕后工作的准入门坎比较高。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摸到摄像机都不知道怎么开机。

    很快。

    付一舟就成了圈内的香饽饽。

    制片方、投资人、经纪人、演员,纷至沓来。

    上船!

    是船!

    不是床!

    当然。

    上床也不是不行,至少得是跟吴导。

    李杰又不是头一次出道,圈内人对他都有一些了解。

    不太好接触。

    这是所有人的‘刻板印象’。

    反正,平时里很少出现在酒局、饭局。

    想要见面,没那么容易。

    圈内的好友,也不多。

    对于这些,大家都能理解。

    恃才傲物嘛。

    只要有才华,旁人的忍耐力是足够高的。

    而这。

    也是李杰故意留下的印象。

    那些乱七八糟,带着各种目的的应酬,他都懒得去。

    去啥去?

    他一不求资源,二不求资金。

    干嘛要去?

    《2177》畅销海内外之后,他连一些‘大佬’的面子,都是偶尔卖卖。

    只要他能一直成功下去,些许细枝末节,没人会在意。

    人都是这么现实。

    只要能给他带来利益,有些人唾面自干都行。

    当然。

    李杰没让别人做到这种程度,他只是‘冷淡’了一些。

    “抱歉,抱歉。”

    这天,付一舟接到王菁花的电话,陪笑道。

    “花姐,这个忙不是我不想帮,而是帮不了,男女主角,吴导都有人选了。”

    “好,好。”

    “以后有空再约。”

    挂断电话后,付一舟微微摇头。

    王菁花真是高看他了。

    虽然他是吴导的御用制片人,但他的职责更倾向于执行制片人。

    带上‘执行’两个字,差别可就大了。

    前者,那是能影响导演决定的人,后者,只是导演的执行机器。

    导演让他往东,他就不能往西。

    不过。

    付一舟干的挺开心的。

    宰相门前七品官!

    跟着吴导,出门去哪,别人都要高看几眼。

    虽然没什么实权吧,但多少人求着干,都进不了门。

    对于现状,付一舟很满意。

    少顷。

    付一舟翻了翻练习本,主动给两位演员打了电话。

    一位是中戏93级表演系的王千原,另外一位是中戏96级的女演员秦海露。

    吴导指定的男女主角。

    联系工作基本不怎么费事。

    人的名,树的影。

    就‘吴导’现在这咖位,华语圈,哪个演员不是任选?

    哪怕是程龙大哥,凭着《空间折迭》的交情,让他零片酬出演都行。

    不过。

    ‘吴导’肯定不会那么干。

    再说了,程龙也不适合演《钢的琴》男主角。

    几天后。

    王千原和秦海露先后赶到工作室,签下了演员合同,同时,他们也拿到了剧本。

    回到家里,王千原第一时间翻起了本子。

    回来的路上,他其实简单翻了一遍。

    本子挺有意思。

    钢厂的下岗职工。

    男主角还有一点点文艺细胞,会拉手风琴,下岗之后,迫于生计,婚丧嫁娶,什么都接。

    文艺青年?

    继续看下去,王千原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个角色,不好演啊。

    很平。

    没有什么爆发的戏。

    这样听起来似乎有点反直觉。

    没有爆发戏,不是很好演吗?

    确实。

    对于什么giegie,姐姐,什么什么宝之类的而言,类似的本子,难度骤降。

    但。

    对于正儿八经的演员来说,却是极难的。

    太考验演技。

    因为这违背了一些表演法则。

    简单来说,一场悲伤的戏份,如果涉及一些动作,再哭得精彩一点,观众就能通过这些动作,察觉到演员的情绪。

    哦。

    原来是悲伤啊。

    然鹅。

    如果什么动作都没有,也不哭,如何让观众察觉到情绪?

    难!

    非常难!

    虽然难了一点,但王千原却兴致勃勃。

    这种戏,演起来才过瘾啊!

    什么哭戏?

    那不是演员的基本功吗?

    不哭还能感染观众,那才是牛逼的演技!

    但。

    知易行难。

    凡是能做到,并且做得好的,全是经典镜头。

    另一边。

    秦海露收到本子之后,也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

    看着那薄薄的本子,她不仅没有失望,反而觉得导演给的好。

    通常来说,导演、摄像、演员都不太喜欢那种‘事无巨细’的本子。

    踏马的。

    什么都写死了,我们还怎么自由发挥?

    当然。

    这个自由发挥不是胡编乱造。

    优秀的导演、摄像、演员都是在大的框架,在不改变剧情主线、冲突的情况下,寻找闪光点。

    那种乱改戏的,要么是关系户,要么是戏霸!

    在李杰旅游的这段时间,两位主角都在闭关寻找状态,然后,他们又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去东北!

    其实,也可以说是回家。

    因为他俩都是东北人。

    大下岗的事,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但他们的父辈们都是那一代人。

    实地走访,听一听老一辈讲讲当年的往事,找找感觉,顺便给人物增加一些弧光。

    两人都很认真。

    因为签合同时,付一舟跟他们提过。

    这部片子,吴导准备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