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您应该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指导吧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笔落烽火字数:7219更新时间:25/04/07 14:30:07
    “说起来还是怪我啊!”李暮微微摇头,喃喃道。

    周溪令天赋和能力都是不缺的。

    之所以会心急。

    大概是因为想要证明自己。

    毕竟跟着他完成的项目再多,也终究不如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的意义大。

    一旁的王绶觉开口道: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溪令太过年轻,位置又太高了?”

    “换做我在他的这个年纪,别说是带组研究了,连参与讨论的机会都没有多少。”

    他的这番话说完后。

    吴有望和苏东莊也跟着点头赞同。

    闻言,李暮笑着解释道:

    “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只是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有问题。”

    无论是想独立做研究。

    又或者是想证明自己。

    其实他都能理解,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李顾问您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苏东莊吓了一跳,连忙道。

    吴有望和王授觉也跟着道:

    “你这就是想多了,没有你在,我们连研究都没办法展开。”

    半导体研究所现在所有的研究项目。

    基本都是由李暮提出,并且组织进行展开。

    虽说他名义上只是顾问。

    但实际上,却和总设计师没什么两样,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好了好了,你们别急,我也没说撒手不管不是,先去吃饭吧。”李暮摆摆手道。

    说着,他便当先带头朝饭堂走去。

    ……

    一路上,都有所里的同事上前打招呼。

    等到了饭堂。

    看到李暮。

    原本吵吵嚷嚷的环境,顿时安静了下来。

    旋即又爆发出更大的声音:

    “是李顾问回来了啊!”

    “李顾问,我有一个半导体方面的问题想请教您……”

    “您上次跟我说过的,关于软件工程在数据管理上的应用……”

    ……

    众人蜂拥上前。

    平时李暮待人非常和善。

    虽说他一般不回答问题。

    但只要是他们解决不了的,且有价值的问题。

    他基本都会耐心解答。

    当然,即便是无价值的,也会指明正确的方向。

    “大家都别急,慢慢来。”李暮笑着一一答话。

    这些问题偏向学术方面。

    对于他来说,难度并不高。

    ……

    10多分钟后。

    眼看一群人还围着不肯散去。

    吴有望当即高声道:

    “好了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李顾问连饭都还没吃呢!”

    听到这话。

    众人虽然不舍。

    但很快还是陆续退去,回到饭桌上继续吃饭。

    李暮也准备前往窗口打菜。

    不过这点小事,自然早就被关建民解决。

    不止是他的。

    连吴有望、王授觉和苏东莊的份,也一并打好放在餐桌上。

    见他们周围的人群散开,关建民迎上前,道:

    “这边。”

    看着满桌已经打好的饭菜。

    李暮等人也没有客气,直接走过去,坐下吃了起来。

    一边吃,李暮一边顺带从吴有望几人的这里,了解所里的研究近况。

    不出所料的。

    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定。

    毕竟他们研究的科技方向,已经经过几次的爆发式增长。

    想要再继续提升。

    恐怕只能寻找新研究点。

    吴有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

    “但即便没有,也不用着急。”

    “所里现在的研究项目,5年内我们恐怕都解决不完。”

    “而且项目太多,也难免造成队伍的臃肿,需要向上级申请进行扩编。”

    研究项目,当然是越多越好。

    可相对应的,队伍建设也需要迎头赶上。

    现在的半导体研究所,很多人都是有级别没职位。

    就拿苏东莊来说。

    经历了好几个重点研究项目的磨砺,以及数次嘉奖。

    职位一路蹿升,成为副研究员。

    这个级别,已经属于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一般的研究所,差不多也就七八个的样子。

    而他们,有20几个之多。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将这一批人分一部分,派去全国各地,带动整体研究水平的发展。”李暮道。

    虽说有些舍不得。

    但他清楚,这样做对于夏国的科学界来说,是利在千秋之举。

    闻言,王授觉想了想,道:

    “这确实是个办法,只不过现在很难实施。”

    “即便是我们舍得,恐怕大家也不愿意。”

    “我还是建议继续扩建扩编,大不了多建几栋楼嘛,上面肯定不会有意见。”

    他的说法得到了吴有望等人的一致赞同。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

    真的要被分配走,怎么可能不心疼。

    而且,也不是非要这么做不可。

    扩编扩建,同样能够解决问题。

    以他们对上面的了解,这件事基本不会有任何阻碍。

    ——即便半导体研究所已经是原来的三倍之大。

    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暮。

    “我认为不能像以前一样需要多少扩建扩编多少,这一次,力度要更大。”李暮微微颔首,道。

    将一部分人才分走,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确实是好事。

    只是按照现在的情况,并不可行。

    就拿SAMCAD来说,人都走了谁来研究。

    倒不如多招一些人,建立成熟的培养体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吴有望等人对这个提议,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直接点头同意下来。

    ……

    众人边吃边聊。

    一顿饭的功夫,说话间便将所里未来发展的计划决定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研究才是真正的大事。

    饭后。

    李暮直接拉着苏东莊,来到一间空实验室,说了要开发新软件的想法。

    后者听完。

    连研究是什么都没问。

    便直接表示道:

    “李顾问您放心,将这件事交给我,我保证完成任务!”

    苏东莊说话的声音,都不由有些颤抖。

    他等今天,等了太久了。

    杨天行去了奉天,搞钢铁冶金数据库。

    周溪令领了电传飞控系统的任务。

    三人一起进的研究所。

    却只有自己还在“啃老本”,弄原来的项目,要是甘心是不可能的。

    “别高兴得太早,这个任务可不容易,关系到一项重要武器的研发,而且对于我国航天航空的发展意义重大,十分的艰巨。”李暮直言道。

    听到他的话。

    苏东莊不仅没有半分的退缩。

    甚至更加跃跃欲试起来。

    越是有难度,越让他觉得兴奋。

    他当即道:

    “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不怕。”

    “更何况,您不是还在吗?”

    “如果遇到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的话,您应该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指导吧。”

    这番话让李暮有些哭笑不得。

    想要批评两句。

    却又发现苏东莊早就给自己叠好了甲。

    “好,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回头就可以着手准备初期的工作了。首先,当然是人手问题……”李暮继续道。

    开发SAMCAD,需要软件开发工程师、计算机图形学专家、数学与算法工程师、机械工程与制造专家、用户体验设计师和数据库与系统架构师等。

    其中大部分的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毕竟资料都是现成的。

    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要利用这次的机会,培养一批相关的人才。

    苏东莊一边听,一边拿着纸笔记录。

    在李暮停下来之后。

    他犹豫了片刻,然后问道:

    “李顾问,我们要研究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您能跟我透漏点不?”

    “别着急,明天我就会让人把方案送过来。”李暮微微笑道。

    闻言,苏东莊也没有坚持。

    两人转而继续聊起要招收那些人进到项目组的问题。

    ……

    日渐西沉。

    随着半导体研究所这边的事宜基本解决完毕。

    李暮也动身离开。

    回到特楼。

    正准备进去。

    忽然发现,不远处站了两个“鬼鬼祟祟”的熟悉身影。

    看到他们。

    他连忙叫关建民将车开过去。

    一下车,他便调侃道:

    “你们怎么在这里猫着?不怕被当成可疑人士给逮住啊?”

    这两人,正是张凯和李建。

    “嗨,别说了,我们连着来了4天,警卫同志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哪敢再去那边。”张凯郁闷道。

    李暮笑道:“就没提我的名字?”

    “就是提了你才被怀疑的,头两天我们待得好好的,一说是来找你的,天天都被七八双眼睛盯着。”一旁的李建吐槽道。

    这话让李暮不仅哑然失笑。

    他想了想,道:

    “谁让你们平时也不来几趟,有事了才想起过来。”

    自从他搬到特楼以后。

    除了家里人会来。

    以前认识的,基本都没有上门拜访过。

    “这不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在,而且不想打扰你嘛。”张凯小声辩解道。

    只是这话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少来,我跟你们说,以前不提,要是以后再不来,我可就要生气了。”李暮故意板着脸道。

    张凯和李建对视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见状,李暮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道:

    “这才对嘛,咱们是什么关系,该不客气的地方就要不客气些。”

    他在这个年代的朋友并不多。

    而张凯两人,无疑是关系最好的那两个。

    只要不违背原则,他能帮的都会帮。

    “这可是你说的!”张凯忽然笑了笑,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李建。

    后者顿时会意。

    两人上前,一左一右搂住李暮的脖子,道:

    “你这个大忙人,恐怕已经忘了我跟你说过的事吧?”

    “事,什么事?”李暮疑惑道。

    眼看两人的表情越来越危险。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很快想了起来,道:

    “不就是李建要结婚了嘛,你们放心,这我肯定不能缺席啊,礼物我都让建民准备好了。”

    “是吗,那是我们错怪你了?”张凯和李建闻言,手上的力道松了松。

    正准备放手的时候。

    一旁的关建民忽然道:“你啥时候说的,我怎么不记得了?”

    听到这话。

    本来已经打算收手的张凯和李建,立刻怪叫一声。

    李暮:“……”

    ……

    打闹片刻后。

    一行人进到特楼。

    李暮先让张凯几人在沙发上坐下。

    一边给他们倒茶,一边询问婚礼的时间和地点。

    关建民和赵参军也在一旁作陪,并表示一定去捧个场子。

    不过说到具体的东西的时候。

    张凯两人反倒有些扭捏起来。

    拖拖拉拉地说了半天,才说准备在京工院举行。

    他不免有些惊讶,道:

    “你们这么做恐怕有点违反规定吧,院长能同意?”

    在这个年代,大学生在上学期间,通常是不允许结婚的。

    国家政策、学校规定和社会观念,都倾向于鼓励学生以学业为重。

    “本来是很难的,可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去向,基本已经确定了。而且不仅是我结,游戏研发中心还有好几对都这么打算,就是不敢说。”李建道。

    听到这里。

    李暮算是明白过来,笑道:“好啊,原来是想让我去求情呐.”

    “你要是觉得不妥的话,那就算了。”李建忙道。

    一旁的张凯也跟着点头。

    毕竟这确实是违反了规定,有些不太合适。

    闻言,李暮道:

    “有什么不妥,我觉得很合适。”

    “你们在游戏研发中心工作了那么久,本来就和毕业了没什么区别。”

    “而且以后这也是一段佳话。你们回去和那几对说,放心大胆地结,到时候我给他们证婚。”

    他说完后。

    张凯和李建立刻露出激动之色,恨不得立刻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众人。

    不过李暮却将两人拉住。

    继续问了问他们,关于最近游戏研发的情况。

    毕竟是钱袋子,该关心,还是要关心的。

    ……

    一直聊到晚上8点半左右。

    张凯和李建才起身离去。

    送完两人过后。

    李暮回到家中。

    来到书房,开始工作。

    首先,肯定要把SAMCAD的研究方案解决。

    因为是初步方案。

    所以也不用太过详细。

    第一步,把目标定下来。

    模具设计、数控编程、逆向工程、仿真与验证。

    这四个主要功能,也是研究的主要目标。

    ……

    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

    李暮便完成了SAMCAD初步方案的工作。

    紧接着,他继续考虑起反潜雷达的研究问题。

    虽说一开始只是为了003A型潜艇的隐身性能测试。

    但后面他转念一想。

    既然搞都搞了,肯定要搞个厉害的。

    这个年代的反潜雷达,通常用来探测潜望镜和通气管,以及水面航行的暴露部分。

    没有办法直接探测到潜艇。

    想要增强探测能力,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

    比如声呐、磁异常探测、电子侦查和海洋监视系统。

    “海洋监视系统在关键海域部署固定声呐阵列,倒是个不错的方法。”李暮心中暗道。

    其他的技术。

    在时间和空间范围,都有许多的局限。

    远不如海洋监视系统。

    一边想着。

    李暮一边打开关于固定声呐阵列技术的资料。

    这项技术,早在1906年便被发明,当时主要用于侦查冰山。

    随着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军舰、潜艇和反潜飞机上,用于确定敌方舰艇、鱼雷和水雷的方位。

    “我们国家在80年代才掌握了这一项技术,有点太晚了啊!”李暮不仅长叹一口气。

    虽说不是没有声呐。

    但基本都是依赖进口。

    对于夏国的国防事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掣肘。

    “先搞个靠岸声呐系统吧。”李暮很快做出决定。

    M帝在49年的时候,便搞出了靠岸声呐系统。

    它不仅可以辅助船舶靠岸和收集分析水下的环境数据。

    还可以直接支持反潜作战。

    如果能完成,夏国近海活动的敌对舰艇,都将在他们的眼中无所遁形。

    “不过主动式的声呐容易被水中的潜艇发现,而被动式的声呐对于不发声的目标无能为力,需要想办法克服才行。”李暮拿起笔。

    然后开始链接大嘤图书馆的WIFI,大量搜索相关资料。

    自己研究是不可能自己研究的。

    毕竟有现成的摆在眼前,能参考为什么不参考。

    ……

    一直忙到深夜。

    李暮才伸了个懒腰,准备起身休息。

    靠岸声呐系统的研制,不是个小工程。

    所以他也并不急于一时。

    毕竟能发现和能对抗,是两个概念。

    “靠岸声呐系统要开发,原子能潜艇的声呐研制,也不能落下。”李暮暗暗想道。

    声呐是潜艇在水下探测的主要手段。

    潜艇在水下作战时,无法使用光学设备,因此声呐成为其唯一的探测工具。

    它通过向水中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位置和运动状态。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想要在远海执行作战任务,还是不保险。”李暮心道。

    夏国目前的声呐技术,绝对是落后于世界的。

    哪怕是再过几年,第一艘原子能潜艇下水。

    上面的技术,恐怕也还是落后现在的M帝和老大哥。

    这样的原子能潜艇,在近海开开没问题。

    可一旦进入远海,就会时刻面临危险。

    能不能打得过先不提,至少他们不能先被发现。

    就在李暮沉浸在思考当中的时候。

    脑海之中。

    忽然响起了“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听到这声音。

    他打开聊天页面。

    阿斯克:“李,最近在忙什么?”

    “怎么,小富婆又找你了?”李暮笑道。

    这段时间,他和阿斯克,倒是没有怎么联系。

    毕竟两人都有要忙的事情。

    阿斯克道:

    “这倒没有,是我最近刚刚结束了一项研究,打算休一个长假。”

    “我打算先回家看看,然后就再去一趟夏国。”

    “这次的假期很长,我们肯定能见上,不会再错过了!”

    他说完后。

    看到消息的李暮人有些微微发麻。

    阿斯克来夏国,肯定是好事。

    毕竟大嘤那边的科研资料虽说也还过得去,但肯定没有办法和夏国相比。

    后世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全方面赶超M帝不敢说。

    不过在很多方面,是有着相当大的领先的。

    “来啊,我当然欢迎。不过我过几天打算去飞洲一趟,先给你推荐几处地方玩着,你等我回来怎么样。”李暮道。

    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

    毕竟以两人的关系,没道理这点小事都不答应。

    所以只能继续拖下去。

    后面,再想办法糊弄过去。

    “没问题,不过你可要早点回来啊,到时候咱们一起双排!”阿斯克也没有没怀疑。

    李暮笑道:“那你可得好好练练,这么久不打手肯定生了。”

    “不可能,我现在强得可怕,等我这就去打一把给你看看!”阿斯克道。

    说完后,他很快便下了线。

    李暮笑了笑,也没有继续发消息,关掉聊天页面。

    ……

    次日,早。

    洗漱锻炼后。

    李暮叫来关建民,让他将SAMCAD的初步设计方案,送去半导体研究所。

    待起回来之后。

    便准备动身,前往航空院。

    在车上。

    他一边准备着今天要和黄之前等人要说的资料。

    一边打开聊天页面。

    看了看消息。

    不出所料,阿斯克并没有发来消息。

    估摸着打了一晚上,可能都没有打出来能够看的战绩。

    “先看一看国内的科技吧。”李暮心中暗道。

    既然阿斯克准备再次前往夏国,而且逗留的时间会十分之长。

    那么他肯定地先做好准备。

    虽说现在的威龙-1战斗机、玄武-1主战重坦和潜射D弹这些全部搞出来,足够夏国国防支棱20年。

    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全球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他们必须保持这个领先。

    毕竟一旦真的让M帝和老大哥知道他们的科技水平已经和夏国出现了断层式的差距。

    夏国一定成为众矢之的。

    要平稳地过渡完这段时间,他们需要更加强大的武器保驾护航。

    “研究一代,计划一代,设想一代,按照这个步骤来,应该比较合适。”李暮心中默默想道。

    从威龙-1战斗机和玄武-1主战重坦这两项研究上。

    他已经察觉到了问题。

    研究的东西越是高端,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仅靠他一个人去研究,不是长久之计。

    就拿黄之前、涂吉达等人来说。

    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化完他给出的资料。

    如果继续下去,恐怕他研究个一百年,都未必能够把手头的东西都拿出来。

    “咦,六代机?”李暮的目光忽然停下。

    他看着大嘤哔哔C的最新一则报道,整个人不由得浑身一震。

    还真有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