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吏部侍郎、家奴为官?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曲寄心中意字数:2560更新时间:25/04/07 08:52:26
    “回陛下,老奴奉命来传太上皇口谕。”

    “下个月开始,让三位皇子到六部观政。”

    戴权今日比以往表现的都要恭敬。

    皇子观政,便代表着立储之议正式开始。

    三位皇子在六部观政,一月为期,然后轮换。

    半年之后,六部都走过一遍。

    不仅让皇子对朝廷运转有一个大概了解,同时也是一个双向考核。

    既能让皇子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班底。

    也能让群臣们看到三个皇子的能力。

    更代表着,顺德帝的皇位,基本上算是稳固了。

    “还有,太上皇说日后朝中内阁阁老以下的文官任免,全由陛下决定。”

    “替朕多谢父皇!”

    顺德帝闻言大喜,对皇极殿方向拱手。

    不仅自身皇位稳固,连太上皇也进一步放下了权力。

    “陛下,太上皇那边还不来人,老奴先告退了。”

    “好。”

    ……

    戴权走后,顺德帝又留贾琮和宝钗用了午膳。

    二人关系更进一步。

    等出了皇宫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

    侯景云和马如岳正率二十个亲兵等在皇宫门口,贾琮的坐骑白虎无聊的耷拉着脑袋。

    “靖安侯请留步!”

    正待与宝钗骑虎离开呢,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招呼。

    一个一直在宫门外等着的官员赶了过来。

    “下官吏部右侍郎卫惠鹏,拜见侯爷!”

    “卫侍郎?”

    贾琮停下脚步,看了一眼面前有些眼熟的朝臣。

    吏部右侍郎,乃是吏部的三把手。

    品级和权柄都不算低了。

    “找本侯有事?”

    “回侯爷,下官在吏部发现一个官身调令,有些拿不定主意。”

    “还请侯爷指点。”

    卫惠鹏说着,双手恭敬地递上一份吏部调令。

    “吏部的调令?”

    贾琮颇为不解,自古文武有别,吏部的调令何须自己来指点?

    直到接过调令打开,心中这才了然。

    这是一份七品知县的官身调令,任地在江西一个不起眼的小县。

    这倒是没什么稀奇的。

    关键是,这调令的人选。

    赖尚荣!

    荣国府大总管赖大的儿子。

    要说这赖家,还要从贾母说起。

    赖嬷嬷乃是贾母的陪嫁丫鬟,服侍贾母几十年。

    其两个儿子,赖大和赖二,分别为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大管家。

    排场之大,地位之高,丝毫不输给府上的主子。

    连东府的贾蓉都要叫一声赖爷爷。

    可以说东西两府,不管什么腌臜私密事,二人都心知肚明。

    这样的人后代能脱了奴籍,成为自由身也就罢了。

    还让他谋划了个官身。

    须知士农工商,以士为首。

    读书人科举为官,虽还达不到宋时那般与士大夫共天下,可也地位奇高。

    若是被人知晓,荣国府为家奴之子谋了官身,传出去定然又是一番风波。

    若被有心人鼓噪一番,弄不好即将回京的林如海官声也会受到影响。

    “今日之事,本侯记下了。”

    “卫大人,若是闲暇时候,不妨来府上做客。”

    “本侯最爱结交朋友。”

    将这份赖尚荣的官身调令收起,贾琮面带微笑的点点头。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下官还要多谢侯爷指点才是。”

    卫惠鹏闻言听出贾琮接受自己投效的意思。

    深施一礼心中暗喜。

    “吏部还有诸多公务要处理,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有暇时候再去侯爷府上叨扰。”

    “慢走。”

    ……

    “这是个聪明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贾琮看了一眼卫惠鹏,轻语一声。

    骑上白虎。

    “宝姐姐,先去一趟荣国府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到荣国府。

    亲兵被暂时安置在了偏远。

    贾琮带着宝钗一路来到荣庆堂。

    没等进门,就听里面传来一阵哭喊。

    “我的心肝唉。”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是奶奶对不住你。”

    ……

    走进荣庆堂,王熙凤、李纨、三春等人都已经过来了。

    贾母正拉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泣泪,贾政也在一旁暗自垂泪。

    那姑娘二十出头的年纪。

    还是一副未出阁的姑娘打扮,穿着素净的裙子,五官精致协调,尤其是一双美眸。

    给人一种极为温润娴静的感觉。

    “老太太,今个儿府上是有喜事了啊!”

    贾琮笑着打了个招呼。

    “哎呦,我乖孙来了。”

    “快过来!”

    “奶奶给你介绍,这是你二叔家的元春姐。”

    “这几年一直在宫里。”

    “说起来小时候还抱过你呢。”

    “元丫头,这是你琮三弟。”

    “如今可是了不得了。”

    贾母忙拉着二人相互介绍道。

    “大姐姐有礼了。”

    贾琮微微颔首。

    “琮哥儿的威名,我在宫里都听说了。”

    “老祖宗,我能出宫,还是琮哥儿跟陛下说的。”

    元春的表情上带着好奇和感激。

    上午元春原本在自己房里休息,突然有太监过来传了皇后放元春出宫的旨意。

    这事原本是不必着急。

    只是元春思家心切,忙收拾了一些衣服细软便在龙禁尉的护送下回到了贾府。

    一家团聚,自是一番泣泪。

    宫中消息不如外面灵通,元春又是温柔不愿与人争斗的性格。

    只是隐隐知道自己在宫中突然升格了待遇与贾琮有关。

    直到跟三春和黛玉等人一番交流。

    方才知晓自己这个堂弟到底在外面做了多大的事。

    一个个官职爵位,一桩桩大事。

    放在常人身上,究其一生也难以达成一件。

    却被贾琮在一年之内就都做完了。

    “多谢琮哥儿!”

    元春起身对贾琮盈盈一拜。

    “大姐姐不必多礼,都是自家姐弟,何须如此生分。”

    贾琮以神力将元春托起,双眸中一道晦暗神光闪过。

    金钗正册排名第三,果然是顶级玄门修行的资质。

    “回来了就行,那皇宫虽好,终究不如自己家自在。”

    “二姐平日里也总是念叨大姐姐。”

    “回头我跟府上的管家说一声,二姐姐她们有的,都给大姐姐也备上一份。”

    ……

    “元丫头,你这堂弟别看外面传的心狠手辣的,实际上是最重感情。”

    “你看迎丫头他们,如今都是县主郡主的身份了,在院里的吃穿用度,锦衣玉食的,连皇家公主都比不上。”

    “年初那会大朝会,朝鲜使臣就是提了一句和亲。”

    “琮哥儿回来直接带着八百亲兵去把朝鲜灭了。”

    “有这样的弟弟,元丫头你就等着享福吧。”

    一旁贾母见元春对贾琮的话有些疑惑,于是开口解释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