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622章 彪悍的土邦人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天写三章字数:4588更新时间:25/04/07 08:44:37
    夫战,勇气也!

    尤其是大国交战更是如此!

    贵霜一方不是没有想过,想过这是汉人的阴谋诡计……

    但任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到汉人这么做的理由!

    一直僵持,然后首战即首败?

    哪有大国在这种事情上出岔子?

    毕竟一旦处理不好,那大汉的军势很有可能如山崩一般彻底不可收拾!

    无论怎么想,大汉的首战都不应败!也不能败!

    尤其是在得知那率军而来的嘴臭汉将正是大汉的两名柱国后,贵霜一方更是集体沉默——

    “大汉,难道真的不堪一击?”

    不对不对……

    大汉好歹是重新收回了西域,并且有能力开疆拓土,从安南都护府和贵霜贸易的庞然大物,乃是泱泱大国!

    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不堪一击?

    而且倘若大汉真的首战即首败,那大汉那面的天子难道不会问责吗?

    ……

    “有消息称,汉军大股兵马抵达伊犁,似乎要从北面的康居南下!”

    随着贵霜探子将这一消息告知贵霜高层后,整个富楼沙城都陷入沉默。

    “大汉这是要从北面不惜代价的大股进攻?”

    不光是汉人探明了与贵霜两条道路之间的优劣,贵霜一边同样分析清楚了两条道路的凶险之处。

    北面那遥远的路程以及丝毫没有补给的路线,完全可能将大汉彻底耗干!

    走北面的道路,基本就意味着大汉在孤注一掷!

    可大汉为何要孤注一掷?

    莫不是……

    “想来是汉军战败,那名大汉天子立即施压,于是汉军主将不得不冒险从北面一试!”

    这个答案很快就引起贵霜高层的共鸣!

    同时,也让这些贵霜高层不由跃跃欲试起来!

    那传闻中,击败了匈奴,犹如天上太阳一般耀眼的大汉帝国,当真被他们贵霜给击败!

    现在的大汉,正气急败坏,想要走一条死路,和他们贵霜决一死战?

    “天助贵霜!”

    贵霜这些年来,其实也不好过!

    西面的花剌子模之前摆脱了贵霜的控制,还是波调在位的时候,这才重新将其征服。

    这一过程中耗费了贵霜太多的力量,而贵霜游牧民族的天性又注定了他们不善经营,更喜掠夺。

    大汉的腹地距离贵霜太远,他们不敢觊觎。

    但是西域可就在嘴巴旁边啊!

    若是能够在此战赶走大汉,那贵霜有没有可能攻占西域,将西域当做自己的血袋,恢复过往的强盛?

    完全有可能!

    作为西域西面门户的大宛王室肯定无条件支持贵霜!

    而眼下贵霜夺走西域最大的障碍,也就是大汉经证明不过就是一只纸老虎!

    只要能够击败大汉,贵霜得到西域,毫无疑问就能使得贵霜再次成为霸国!

    而且……

    张飞、马超之前骂的内容虽然难听,却也确实将月氏人的伤疤给揭露开来。

    无论贵霜多么多么强盛,都不能否认大月氏人是被匈奴人从祖地祁连山下给赶到这里的。

    而那祁连山,正是西域东面的凉州!

    “若是此次能够吞并西域,说不定在有生之年内还能攻入凉州,重返祖地!”

    波调这位还算贵霜的有为之君心思突然火热起来!

    当时黎富婆宣扬的那些东西,始终都是波调心中的一颗刺。

    若是这次能够击败大汉,不恰恰证明了贵霜的文化制度要比大汉更加强大吗?

    “召集兵力,集中到北方!”

    “汉军到时候千里迢迢的到来,必然疲惫不堪!”

    “到时候只要稍加骚扰,就能让汉军溃不成军!”

    “祖先们的耻辱,就由我们今日来洗刷!”

    “……”

    ————

    安南都护府。

    “时间差不多了。”

    诸葛亮自抵达安南都护府后,与王平、张任了解情况后,却并没有急于进攻贵霜。

    “贵霜有一条大河,名曰恒河。”

    “恒河虽为大河,却与大河、长江不同。”

    “其河水一到夏季就会暴涨,一到冬季水位就会迅速降低,两种情况下都不适合船只进入河道,逆流而上。”

    “总归是要等到合适的时候,才能够将战船开入恒河,然后一举夺取贵霜后部!”

    孙策、周瑜等对诸葛亮之言都没有提出异议。

    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他们,深知不是所有河流都和长江那般温顺包容。

    他们此战乃是比大汉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事都要远的国战,所以绝对不能大意!

    时间一晃过去两个月。

    直到汉军斥候将今日的恒河水文报告交给诸葛亮,诸葛亮才终于松了口气。

    “可以开始了!”

    这段时间,诸葛亮仔细统计恒河水位的变化,分析了恒河水量的盈亏。

    虽然恒河并非中原河流,贵霜更是远离中国之地,不过诸葛亮也发现,无论是哪里的山川日月,总归是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

    这些宝贵的资料都被诸葛亮记叙下来,期待着有朝一日自己或者大汉的后辈能够从中发现些什么。

    “伯约、士载,你二人留在安南都护府,负责整理功课。”

    “等到战事平定之后,你二人再随我前往贵霜。”

    贵霜战事虽然不一定凶险,但是诸葛亮也没想着将两个未及冠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

    等到自己将道路上的阻碍给铲平,再让这些年轻人前进才是正道!

    而诸葛亮此时才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想来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与我现在的感情应该大致无二吧?”

    诸葛亮知道,自己能够开辟安南都护府,能够前往贵霜,并非是自己的才学就一定超越了所有的古之圣贤。

    单纯是因为,诸葛亮背后有一个兴盛到前所未有的大汉,这才能够让他走到这个高度。

    同理。

    将来总有一天,姜维、邓艾这样的人会走的更远!而他们背后的,说不定就是诸葛亮自己了!

    带着这样的信念,诸葛亮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无所畏惧!

    便是前途未卜的贵霜之战,在诸葛亮眼中也没有了任何迷雾!

    “扬帆,起航!”

    孙策、周瑜为先锋,领大小战舰百余艘,先行进入恒河,探明道路!

    而关羽、甘宁、诸葛亮为中军,负责在沿途一些重要的地方设立营寨,保证大军后续的补给!

    处于后军的王平、张任则是主要率领步卒,与恒河左右部落进行交涉。

    在恒河的下游,其实并不归属于贵霜。

    这里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土邦,尚未开化。

    而王平、张任在安南都护府的时日已久,已经总结出对付这些土邦的一些办法——

    “用大汉一些极为廉价,但是在此地不常有的货物换取他们珍贵的东西。”

    “既然珍贵,就意味着希有。”

    “等到将他们部族的宝物换完,就可以卖给他们大汉淘汰下来的兵器,让他们去攻占别的部族。”

    “而被进攻的部族为了防御,自然也会朝大汉购买兵器。”

    “如此,当地部族一乱,大汉自然也就高枕无忧!”

    要完成这种计划的前提就是,大汉能够在国力上碾压对方。

    不光是指军事,还有生产等方方面面的东西!

    好巧不巧!

    这些……大汉都有!

    便是兵力上捉襟见肘一些,也能够拉掸国、骠国的士卒填充门面。

    反正单就战力而言,这两国的士卒虽远不如大汉,但是收拾这些土邦还没有任何问题!

    前锋开拓,中军拱卫,后军维稳。

    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被提出,而接下来便是要真正开始施行!

    毫不起眼的走舸被播撒到恒河中去,四处探查道路水文航向。

    恒河虽然不长,但其水域宽广,并且支流众多。

    一些土邦百姓站在恒河两岸,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战船上的汉军将士。

    周瑜对这些土邦百姓充满了戒备,每次停泊都要建好工事,让营地始终处于能够被火炮覆盖的区域内,防止被对方突袭!

    不过渐渐,周瑜发现这些土邦百姓对于大汉的敌意似乎并没有那般严重,于是就派遣跟随自己来的掸国向导前去与对方交涉。

    “将军,对方并没有恶意!”

    掸国向导很快就将土邦百姓的问候带给周瑜。

    “而且对方并不认为自己是贵霜人,所以对贵霜也没有什么感情。”

    贵霜的前身,就是从祁连山下迁徙过来的大月氏人。

    但是大月氏人,总不可能只靠着自己,就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造出来两千万人口。

    更多的,还是本就在恒河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土著部落!

    在恒河上游的土著部落还好。

    因为那里土地肥沃,贵霜贵族也会给予那些土邦酋长优厚的待遇。

    但是下游就不同了。

    之前大汉众人已经了解到,恒河水流一向不稳定,下游动不动就爆发洪涝灾害。这里的土著又没有华夏人那般惊人的毅力,推举出一位大禹那样的人去治理水患,所以干脆就这么摆烂了下去……

    但摆烂不可怕。

    可怕的是比较。

    下游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上游的优越生活割裂的实在太过严重!

    而过于悬殊的差距也注定了两地百姓之间的水火不容!

    如今看到有人去找贵霜那些上游人、上层人的晦气,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哪里可能阻挠了?

    “不过他们也有个请求。”

    “哦?”

    周瑜心思活跃起来。

    若是能够得到这些下游土邦的帮助,那对大汉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付出一些代价,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他们想要什么?”

    “是金钱?还是技术?又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周瑜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只要不太过分,我都可以答应他们!”

    “将军误会了!”

    掸国的向导一脸虔诚:“他们想问,倘若大汉击败了贵霜,他们能不能成为大汉的子民?”

    “哈?”

    周瑜年少成名,一直在乱世的尔虞我诈中历练,他什么没见过?

    但是这要求……抱歉!他还真没见过!

    周瑜面色古怪:“你是不是听错了?”

    “没有!”

    反倒是掸国的这名向导异常能够理解对方的想法——

    “大汉如此强盛,难道成为大汉的子民有什么不好吗?”

    “就拿我们掸国举例……前几年我们都还在茹毛饮血,根本不知道文明为何物!现在却人人识礼仪、明道理,这样的改变难道不好吗?”

    “而且……将军以为,这些下游的土邦百姓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上游的百姓就这般仇视贵霜吗?”

    周瑜嘴角抽搐:“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

    掸国向导义正言辞——

    “他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贵霜竟然不统治他们!给他们一个名分!”

    “哈?”

    这些下游土邦之所以与贵霜生气,是因为贵霜竟然不统治他们?

    我嘞个……

    周瑜挠挠头,感觉这个世界癫的他有些不认识了。

    他见过无数人为了反抗统治仇视统治者的,却没有见过因为自己被无视而仇视统治者的!

    对方的心思大概就是……你他娘的为什么不统治我啊?是不是看不起我?嗯!!??

    周瑜倒吸一口冷气,他猛然觉得,这里的土邦百姓,恐怕不是什么善茬啊!

    眼见周瑜有拒绝的意思,那掸国向导反倒教训起周瑜来——

    “将军怎么能够如此呢?”

    “天子说过!我等都是诸夏之后!理应互相扶持!”

    等等?

    诸夏之后?

    谁和你诸夏之后?

    周瑜仿佛一口老血淤积在胸口。

    他想反驳,却压根不敢反驳!

    毕竟……

    北面的匈奴、鲜卑、乌桓是诸夏之后。

    辽东的扶余、高句丽,是诸夏之后。

    东面的倭国是诸夏之后。

    西南的掸国人、骠国人是诸夏之后。

    就连大月氏,也是天子亲口承认的诸夏之后!

    现在谁敢说,这些恒河下游的土邦就不是诸夏之后?

    “天子啊……”

    周瑜想要吐槽天子,但终究不敢将这话说出来。

    同时碍于天子的面子,他知道就算他不想认这些“远亲”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算了,先不管了。”

    “尔今之事,还是赶紧偷袭贵霜国都,拿下贵霜才是要紧事!”

    不过周瑜已经明显察觉到这些土邦人的不对劲,所以选择给后方的诸葛亮留信——

    “孔明,这些人可就都靠你调教了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