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494章 天子亲临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天写三章字数:2316更新时间:25/04/07 08:44:37
    公孙度堂堂燕王,此刻直接从马背上跌了下去,顿时摔破了脑袋,血流如注!

    公孙康等子嗣赶紧围在一旁,继续痛哭。

    而简位居此刻也双目无神,只是静静看着一众人,不做反应。

    败了。

    不是暂时性的失利,而是彻底没了翻盘的希望。

    就连老巢都被汉军占去,难不成还真要躲到深山老林中吗?

    所有人、牲畜此刻全部停在原地,四顾茫然。

    “尔等休走!”

    刚才还不见踪影的黄忠此刻也不知从哪钻了出来,立即将所有人控制住。

    稍后,

    田豫也从喜都赶到此处。

    见到是黄忠,田豫两人当即相视一笑。

    “自此,辽东公孙彻底平定!”

    ……

    青州,临淄。

    辽东的情报经汇总后,终于全部呈递到了天子的桌案前。

    其实在得知司马懿顺利将火药运到辽东的时候,刘协便将辽东战事放在了一边。

    “公孙度,必亡。”

    “但是孔明竟然能够判断出襄平附近有煤矿?”

    刘协摸着下巴。

    如果刘协没有记错的话,那里确实是有着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矿。

    开采简单,成色也不错。

    若是真的能够发展,毫无疑问能够彻底点燃辽东这块被冻土覆盖许久的土地。

    “但在那之前,先要将辽东之事彻底理顺……”

    刘协看向桌案的另一侧。

    是从长安发来的一封书信。

    刘协要封邦建国,自然还是要经过中枢商议。

    长安所在的三省六部,才是大汉如今真正的心脏。

    虽然以刘协如今的威望,完全可以甩开长安单独做事,或者先上车后补票,但是一旦如此,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制度也将会变得一文不名。

    这种自己捅自己三刀的事情,刘协可做不来。

    刘协打开信件,信件由中书令贾诩书写,并附上众多中枢官吏的意见。

    尚书令荀彧,对封邦建国的态度最为坚决,表示反对。

    但吏部尚书钟繇却表达了赞同。

    此外,其余群臣也各有看法。

    单单是信中观点的复杂,便能猜测到这些人在长安究竟吵成了什么样。

    如果天子再不回去,他们怕是要直接跑来青州和天子当面理论了……

    不过最令刘协在意的贾诩却并未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看法。

    可不表达看法,本质上便已经是一种看法……

    “看来朝中阻力很大……”

    刘协摇头,随即就将目光放到第二封信件上。

    相比于长安群臣对于封邦建国的争论,第二封信件倒是和谐了许多——

    “拆封幽州!”

    公孙度在辽东的割据,已经彰显出了辽东之地的价值。

    以大辽水东,割出辽州,下设辽东、玄菟、乐浪等郡,加强辽东和中枢的联系。

    还有辽东郡北面,也就是扶余、高句丽曾经的故土,肯定都要设立郡县。

    还有位于乐浪郡南的三韩之地。

    以及与三韩之地隔海相望的倭国……

    刘协思索了一番,慢慢将辽东的事情理顺。

    “给曹操、孙策发令,让他二人尽快前往乐浪,攻破朝鲜,将袁谭给朕揪出来。”

    “至于孔明,就让他继续留在襄平,与徐荣一起,探寻搭建煤矿。”

    “其余人,包括被俘的公孙度、扶余王、高句丽王,都来到三山浦,朕会亲自前往接见。”

    “另外,让人通知三韩和倭国,让他们的酋长国主亲自前来……若是不愿意来,那就永远不用来了。”

    刘协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前往一趟辽东。

    哪怕仅仅是抵达三山浦,也足以给辽东留下震慑!

    ……

    公孙度战败!

    天子亲临辽东!

    这两个消息犹如狂风一般,刮过辽东这片沉寂了千年的土地。

    辽东郡内豪族、官吏都是忐忑不安,不知天子要如何对待他们。

    袁谭在得知公孙度战败后,便直接趴在王修怀中哭泣,而王修也只能叹气:“早知如此,当时何必要撤离青州呢?”

    若是袁谭当初愿意留在青州,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守住。

    但如今公孙度一败,天下之大,又有谁能再庇护他呢?

    袁谭见到王修这般,便绝望的回到屋舍中,终日以饮酒度日,不愿见人。

    消息传到三韩。

    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韩三个部落联盟。

    其中又以马韩最为强大,故此其首领也被推举为辰王。

    “大汉的天子,竟然要踏上辽东的土地吗?”

    之前公孙度和袁谭相王之时,便让三韩前去观礼。

    但三韩因为路途遥远,公孙度和袁谭又急于迎敌,便没有等待辰王前往。

    辰王本就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对公孙度和袁谭心中起了埋怨。

    如今听到公孙度被擒,袁谭惨败,自然觉得心胸舒畅,决定立即启程赶往三山浦。

    相比于三韩的果断,倭国却显得犹豫不决。

    但最终,被选为倭国共主,同时也是邪马台女王的卑弥呼还是决定前往三山浦。

    “大汉天子的怒火,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

    当大汉天子发出声音,其他人最好都老老实实的俯首聆听。

    尤其是如今,那一直远在天边的大汉天子竟然要踏上辽东的土地。

    既然都已经踏上辽东了,那往东再走一些,抵达朝鲜,抵达三韩,甚至抵达倭国,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襄平的扶余王简位居、高句丽王高延优。

    三韩的辰王。

    倭国的卑弥呼。

    ……

    哪怕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协仅仅是发出一道口谕,甚至连正式的诏令都没有发布,但他们都十分默契的一并赶往三山浦。

    而在天子身边的那些西域小国的使者,还有掸国、骠国的两位国主,雍华和卑蔑,更是在这一刻真正明白了大汉天子的尊贵。

    扶余、高句丽。

    这样的国家,无论扔到西域还是西南夷,都将成为当地一霸。

    但在天子手中,却不用吹灰之力就被轻松瓦解……

    其余三韩、倭国这样的极东之国,更是在天子一道口谕下,便令其国主亲自赶来朝见。

    “吾等今日,方知大汉天子之贵!”

    这些西域使者还有两名国主此刻对于大汉天子的敬畏,赫然是已经达到巅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