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263章 抓住沮授!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天写三章字数:3409更新时间:25/04/07 08:44:37
    太原郡,晋阳城。

    “你说南面的战事如何了?”

    “谁知道。”

    郝昭和郭淮两人就像个怨妇一样守在城中,每日盼着传来点什么消息。

    本来是想着仗义死节,效仿昔日苏武一般青史留名,结果袁绍在留下几千兵马守城之后便丢下他们往河东而去了?

    “也不知天子收到我们的消息没有。”

    “肯定收到了。”

    那么多葫芦顺汾水而下,天子不可能看不见。

    但随着袁绍突然领兵南下,晋阳城的防守压力已经大减,这反而是让他们担心起河东的战事。

    即便派遣不少斥候前去打探,但因为晋阳城已被团团围住,消息极难传递进来,让他们根本不能探知河东那边的消息。

    就在二人惆怅之际,却是突然有亲兵来报,说是一个斥候冒死走山道,跳悬崖,将消息传到了晋阳城中。

    “河东具体战事尚且不知,只是得知有一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大官正将河东的百姓往太原迁徙!”

    见没有打探到正经情报,郝昭一时有些郁闷。

    但郭淮反倒是眼前一亮:“这是好事啊!”

    “袁绍将河东的百姓迁往太原,恰恰证明了他还没有迅速的战胜天子,没有完全掌控河东。”

    “也就是说,天子终究还在与袁绍对峙,并没有落败。这样我们就足够安心了!”

    郝昭仔细一琢磨,发现确实是这么个理。

    他不由称赞郭淮:“伯济如今的官位虽然不如我,但是将来的前景怕是要远胜于我啊!”

    “若是此番还能活着见到天子,我一定向天子亲自举荐你,让你去朝中任职。”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郝昭逐渐发现郭淮绝对是个全才!

    这样的人在自己手下任职,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等到又过了几天,郭淮的一番判断再次惹得郝昭钦佩不已。

    “将军可发现,今日围城的士卒比平日要少上一些?”

    郝昭闻言登上城墙眺望,果然发现外面营地中的炊烟变得比之前稀少。

    郭淮眼前一亮:“前几日的消息是有个袁绍的大官来到了太原,现在围城的士卒却又变得稀少,难保不是说南面发生了什么变故。”

    “若是我等此刻率兵出城,在对方军心难定的情况下,说不定能杀外面围城袁军一个措手不及!”

    郝昭顿时怦然心动。

    反正在这守着也没什么益处,倒不如按照郭淮所言拼一次,以彻底解晋阳之围!

    “好!”

    当夜。

    郝昭、郭淮亲率三百锐士手持火把朝城外杀去,边扔火把还边敲锣打鼓,弄出声势,并且大喊道:“袁军败了!袁军败了!”

    外面的袁军一时之间如惊弓之鸟,轻而易举就被汉军击散。

    郝昭一开始还有些奇怪袁军为何这般脆弱,直到抓了两个舌头之后,才知道天子已经在河东击败袁绍。

    这围城的部分士卒,正是被沮授调走前往南面接应袁绍去了!

    “天子果真击败袁绍?”

    二人对视一眼,都是喜形于色。

    “善!如此我等只要安然等待,等到天子前来即可!”

    郝昭如释重负,仿佛卸下了千斤担!

    而郭淮却注意道:“之前来到太原的大员竟然是沮授?”

    沮授之名,如雷贯耳。

    不提他本身就是河北朝廷的支柱、河北世家的话事人,单是他的官位、声望,就让郭淮有些垂涎欲滴。

    “将军!单一个守城的功劳,其实算不得什么!”

    郭淮尽是兴奋:“如今沮授就在太原郡!而且他昨夜不过刚刚调兵离去,必然还没有走远,我等若是追上去将他擒拿,怕不是真就立下了泼天功劳?”

    郝昭眼睛一亮又是一亮!

    这么大的功劳就摆在自己眼前,自己若是放过,当真妄为大汉武将!

    于是郝昭便按郭淮之计,换上了他们刚刚获得的袁军甲胄,带上他们的旗帜,一路往南而去。

    事情果真如郭淮所料,沮授因为太过匆忙,并没有走出多远。

    而沮授见到身后突然有自家士卒追来,也不疑有他,没有做出防御。

    直到郝昭、郭淮二人动手,沮授这才大惊失色,却已无法逃脱。

    “好一条大鱼!”

    郝昭、郭淮也没想到真的能擒下沮授,都是喜出望外。

    恰巧此刻从南面追来的牛辅也已经来到此处,在说明情况后,牛辅便让郝昭、郭淮领兵去安邑见天子,自己则是亲自领兵驻守晋阳。

    二人押着沮授,一路上看到了不少被西凉骑兵驱赶的袁军俘虏,数目之巨竟然不下万人!

    二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规模的溃兵,所以不由咂舌:“难以想象那场大战究竟是怎样一番面貌啊!”

    而被他们押运的沮授也一样看到这些被西凉骑兵驱赶的袁军俘虏,不由悲从心起,不自觉竟哭出了声音。

    “这些都是我河北的百姓啊!”

    “袁公!这些可都是我河北的孩子啊!”

    “……”

    郝昭和郭淮对视了一眼,也觉得有些悲伤,没了刚才的兴奋。

    也是。

    左右大家都是汉人。

    便是打赢打输,又高兴个什么劲?

    将沮授运往安邑,钟繇在此处亲自接见了郝昭、郭淮二人。

    “两位恪守太原,力保晋阳不失,当真是扬了朝廷威名!”

    “如今又捉到了沮授这样的人物,可谓是英雄出少年啊!”

    钟繇近日,其实心情也是有些阴郁。

    李傕、郭汜毕竟与他一起在河东共事多年,如今骤然身亡,心中不免总是有些戚戚。

    但在看到郝昭、郭淮这样的青年俊杰时,钟繇又有些释然。

    万物有枯有荣,这才生生不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的大汉,或许就要由这些新的年轻人才能支撑起来吧?

    郝昭、郭淮见到钟繇这名两千石的大员虽也极为兴奋,但眼神中其他的心思终究还是被钟繇捕捉住。

    “汝二人想见天子?”

    郝昭、郭淮嘿嘿傻乐,显得有些纯真。

    钟繇见状,也是微微一笑。

    大家都是从年轻人过来的,谁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

    能见上天子一面,大抵就是能够吹嘘一辈子的谈资,他们又哪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钟繇:“你们今日怕是见不到天子了。”

    郝昭、郭淮都是一愣。

    “难道天子是嫌弃我们的功勋太小了吗?”

    “怎么可能?”

    只见钟繇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大帐:“天子就在其中,已经是三日没有出来了。”

    二人齐齐看去,这才发现那座大帐极为特殊。

    周围营地中的士卒都还沉浸在击败袁绍的喜悦里,大肆庆祝。

    唯有那座大帐却是显得极为清冷,与整个营地格格不入,仿佛是独立于这座大营存在一般。

    “天子……为何在那里?”

    钟繇眼神复杂:“那里,停着太师的棺椁。”

    二人一愣。

    也就是说……

    “天子现在是在给太师守灵?”

    “嗯。”

    钟繇没有否认。

    “陛下自从赶到河东后,便没有去看过太师的棺椁,一直在呕心沥血的筹备战事。”

    “当战事胜利后,天子便第一时间进入其中,并令我等知情之人不要大肆宣扬。”

    “天子说如今士卒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正是需要放松庆祝的时候,绝对不能强制他们也与自己一同为太师守灵。”

    “故此,天子终究是一人进入,在其中已是三日滴水未沾,寸米未尽了。”

    ……

    别说郝昭、郭淮此时陷入沉默,便是沦为阶下囚的沮授都看着那座军帐,目光中充满了敬意。

    有这样的天子在,袁绍……输得不冤!

    众人也决定不打扰天子,让天子静静在其中陪伴太师最后一程。

    翌日。

    郝昭、郭淮还在熟睡之时,便被士卒唤醒,说是天子召见。

    他二人都是心中一惊。

    看天色,如今天子不过是刚刚从灵堂中出来,竟然是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接见他们?

    他二人又是感动,又是惶恐,便跟随天子亲兵前往到了另一处军帐当中。

    “陛下圣躬安!”

    “朕安,免礼。”

    二人这才敢起身,并且偷偷打量了一眼天子。

    此刻的刘协脸色惨白的厉害。

    整个人也是消瘦了许多,显得有些憔悴。

    郭淮更是能够看到天子的眼眶似乎有些红肿,不过也就也仅敢看那么一眼,便立即收回了目光。

    刘协此刻其实已经收敛了不少情绪,只是外在身体上的一些表现终究无法掩饰。

    不断打量着郝昭、郭淮,刘协也是没有想到在太原竟是突然冒出了这两人替自己守住了晋阳。

    守住晋阳,不但使得袁绍没有了进攻河东的跳板,也将袁绍后撤的空间拉到了最大,将袁绍损失升到了最高。

    不然,即便刘协在河东击败袁绍,只要袁绍在太原留下部分人马接应,将晋阳城城门一关,恐怕也不能达到今日这样的战况。

    “你二人,很不错。”

    刘协露出微笑:“朕已决定,将你二人迁为鹰扬将军、虎威将军,赏关内侯爵位,继续镇守太原!”

    郝昭、郭淮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砸晕,以至于一时都忘了谢恩。

    竟一步升到了将军之职!

    要知道,在这场战事前,便是张辽、徐晃他们都还只是校尉而已。

    天子如此……是不是有些太过厚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