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219章 司马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天写三章字数:3446更新时间:25/04/07 08:44:37
    洋洋洒洒又是一篇策论,科举的时间也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最后一题。

    杨修翻过卷子,本来自信满满的神情顿时垮了下来。

    “今有一堵墙厚5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端相对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1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几天后两鼠相遇,各穿墙几尺?”

    这玩意是……算术?

    虽然算术也算在君子六艺当中,但如今精通的士人已经不多。

    杨修也翻看过在后汉初成书的《九章算术》,可眼前这题明显有些超纲,完全不在杨修的理解范围之内。

    “这耗子……好烦!”

    最关键的是杨修不能理解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压轴题目竟然是一道算术?

    朝廷究竟怎么想的?

    或者说……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被最后一道题难住的显然不止杨修一人。

    刘协草草看了一遍题目后,便开始打量周围考生的状态。

    右侧坐着蔡琰。

    蔡琰腰杆始终笔直,宛若起了好胜之心,想要证明巾帼不让须眉,答的极为仔细。

    左侧则是董白。

    嗯……至少睡的很是香甜。

    但考场上大部分考生在做到最后一题时明显都是笔锋一顿,开始抓耳挠腮起来。

    便是蔡琰都微微蹙眉,往刘协这看了一眼。

    最后一道校考算术,属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好在也不是所有人都束手无措。

    有几个明显军伍出身的考生很快就掰着指头测算起来。

    因为这道题目,完全可以写成另外一个样子——

    “今敌我相距五百里,两军相向而行,抢占重镇。我军第一天前进十里,以后每天加倍;敌军第一天前进一里,以后每天减半,问多少天后能够相遇?两军各自前进了多少!”

    算术从来都没有消失,它只是藏在了不引人注目的日常当中。

    这些军伍出身的士子瞬间就看透了这道题目,直接将其化作平日里的行军问题,开始了计算。

    ……

    铃响!

    交卷!

    杨修无奈的将试卷上交。

    即便他已经努力在计算,却也不过解开了其中一问。

    算数这个东西和策论一类的东西不一样。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而且不会的话,便是连试卷写满都做不到。只能是将自己的水准坦诚的暴露出来,丝毫没有伪装的余地。

    骤然被校考算术,给杨修那一直骄傲自得的心境也是一记沉重的打击,让杨修如丧考妣。

    此刻已经交卷,士子们的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

    蔡琰过来戳了下刘协:“最后一道题答案是多少啊?为什么怎么算都算不出结果?”

    刘协见到连蔡琰都被难住,就知道自己这最后一题出对了。

    “两鼠是在两天又一个时辰三刻相遇的,而大鼠行径距离为三尺四七寸,小鼠行径的距离为一尺五三寸。”

    光是听答案,就让人忍不住头皮发麻。

    蔡琰嘴鼓成个包子,显然这个答案与她填上去的答案相差万里。

    可就在此时,刘协侧前方传出一道惊喜声:“贤弟竟然与我的答案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

    刘协说的,那可是绝对的标准答案。

    竟然有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算出正确答案?

    其实这题说难也不难。

    若是给杨修那种天才一整天的时间,杨修恐怕也能轻松得出正确答案。

    但眼下是在科举。

    而且还是科举的压轴题目。

    答完前面十道默写再作四篇文章,其实所剩的时间已经无几。

    这种时候还能将这道算术题目做出来的,绝对是天才!超级天才!

    反正刘协是不大相信有人能够答完的。

    尤其是……

    刘协放眼望去,发现那士子竟然是个和自己岁数差不多的少年。

    其相貌端正,甚至称得上粉雕玉琢,一看就是名正直干练的世家子弟。

    关中的世家子弟里,当真有这般年轻的天才吗?

    刘协拱手:“那倒是赶巧了,只是看兄台面生,不知道兄台名讳是?”

    少年腼腆一笑:“我并非关中人士,只是父亲在朝中任职,这才趁此机会前来参加科举。”

    “某为河内温县人士,姓司马,单名一个懿字,表字仲达。家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一职!”

    刘协:“哦~原来是司马……”

    等会?

    你说你是谁?

    司马懿???

    刘协瞳孔一缩,脑子一时有些宕机。

    他早料到这次科举必然会钓出一些大鱼。

    比如杨修,虽然性子乖张了些,但确实也是大才。

    可谁能想到,竟然将司马懿给钓出来了?

    司马懿竟然一直就在关中?

    他竟然会来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

    嘶——

    刘协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置信的打量着眼前还是少年的司马懿。

    年轻、阳光、朝气满满!

    这妥妥一个阳光大男孩啊!

    怎么就成了后来狼顾鹰视的大奸臣了呢?

    刘协不愿意承认。

    可司马懿方才的介绍十分详细。

    河内人!

    表字仲达!

    父亲还是司马防!

    确实就是那位后世的晋高祖宣皇帝啊!

    而司马懿则古怪的看着刘协,不知道眼前这考生为何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愣在了当场。

    “陛下。”

    还是蔡琰过来握住刘协的手,轻轻在刘协耳边呼唤,刘协这才回过神来。

    “司马?司马好啊!”

    刘协也从方才的冲击中缓过劲来。

    主要还是司马懿出现的实在太突兀,以至于刘协都没有反应过来。

    “仲达可要与我到别处一叙?”

    刘协对眼前的司马懿极为好奇,着实想剖开司马懿的胸膛,看看司马懿的心究竟长成了什么样子。

    而司马懿却表情一僵:“不了,家中还有要事。”

    司马懿的拒绝让刘协有些不满。

    “不过随意一叙,耽误不了要事。”

    “真的还是不了!”

    ……

    此刻杨修也走了过来,看到刘协后立刻热情招呼:“可要一同去往女闾?”

    不过杨修的话很快卡在喉咙,露出一副耐人寻味的表情。

    “看你年纪不大,怎么还有这种癖好?”

    刘协这才意识到,蔡琰还在拉着自己的手。

    而蔡琰目前的打扮……貌似是一套男装。

    “啪!”

    蔡琰也察觉到不对,迅速松开了刘协的手。

    刘协也朝着杨修、司马懿摇手示意:“不是!我不是那种!他,她是……”

    不过杨修、司马懿看向刘协的眼神中早已充满了警惕。

    “嗯?考完试了啊?”

    此刻终于睡醒的董白迷迷糊糊的起身,有些分不清自己究竟在何处。

    只是看到刘协的身影,直接就过来贴在刘协的背上,双手环住刘协的腰部,口中喃喃:“好困,我们快回去睡觉好不好……”

    杨修、司马懿的表情完全变成了猪肝色!

    “告辞!”

    二人逃也似的离开,让刘协是追都追不上!

    尤其是司马懿,腿脚直接化成一道残影,飞速的出了建章宫往长安城内自己家中走去。

    “仲达回来了?”

    屋内还有一老者,正是司马懿之父司马防。

    司马防见司马懿大汗淋漓,眉头也是微微一皱。

    “仲达怎么了?竟然这般失态?难道是科举考的不好?”

    司马懿倚在房门上,半晌才将自己的呼吸喘匀。

    “父亲这是什么话?那些题目并不困难,孩儿都答出来了。”

    “不过朝廷毕竟藏龙卧虎,孩儿这次就看到了太尉杨彪之子杨修也去参与了科举,并且有一比孩儿还要年幼的士子也轻松将最后一题答了出来,所以孩儿也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中。”

    司马防捻须笑道:“吾儿还是这般谦虚谨慎。”

    “可既然不是科举的问题,为何要这般慌乱?难不成是得罪了什么人?”

    司马懿再次摇头:“父亲何时见我得罪过人?”

    “只是……”

    想到方才的场面,司马懿不由一怔恶寒。

    “父亲,久闻一些世家子弟都有些不同寻常的嗜好……此事难道是真的?”

    司马防皱眉:“你又在说什么胡话?”

    “切记,以后绝对不要在长安城中提及此事。当年前任尚书仆射士孙瑞就是以此事诽谤天子和太师,引得天子震怒,惹祸上身!现在谁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司马懿这才放下心来,不用担心对方过分追逐,甚至干脆找上门来与自己为友。

    司马防又问:“我马上就要回到河内老家了,仲达可要与我一同回去?”

    本来司马防早早便要回到老家隐居,只是河内战事不断,而关中又一直安宁,这才选择待在关中。

    眼下河内也趋于稳定,司马防终究是止不住思念之情,想要落叶归根。

    “不去!”

    司马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自己的父亲。

    “吾为汉臣,不食他禄!”

    “袁绍、曹操之心,路人皆知!我如何能够去侍奉汉贼呢?”

    “如今朝廷浴火重生,正是百废待兴,需要人才的时候!孩儿又怎么能够无动于衷、置若罔闻呢?”

    清风徐来,司马懿面容坚毅。

    “终有一日,我要杀死所有的汉贼!平定所有的祸乱!使天下再次趋于安宁!”

    “道路艰难险阻,可孩儿宁死不改其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