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叶公好龙A字数:4681更新时间:25/04/07 07:47:59
    陈凌的心里,怎么去想,且不去多说。

    反正这次来的客人,是吃高兴了,也玩高兴了。

    在吃喝上,有典型的农村大席硬菜,好吃味厚,相当过瘾。

    又有特色的野味,因为有熊掌在,山八珍几乎齐全了。

    更别说那些鸡鸭牛羊肉了,简直味美无比,吃一次就难以忘怀。

    而在玩的方面,就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冬季是个打猎的季节。

    在当今这个猎物多到层出不穷的年景,山里的人们进山打猎那更是家常便饭。

    除了打猎物换钱,也有专门爱好打猎,进山找乐子的。

    所以这些客人们,听到相关的打猎故事,以及陈凌的英勇事迹。

    这一个个老爷们儿就没有不热血沸腾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至死是少年啊。

    这话错不了。

    有了好奇和感兴趣的事情,那都不用多说的,拦都拦不住,直接就上了。

    于是宴席结束的当天,也顾不得天黑,一群男的就直接让村民们带领上山,对着山里的野鸡和野兔开始下手了。

    毕竟他们这种没经验的,大猎物不敢去招惹,这种小猎物还是很有信心的。

    加上野鸡这玩意儿,在冬天里属实好抓。

    到了天黑的时候,都不用人去引诱,它们自己自然而然的就会聚集到一起。

    不管公母,抱团取暖外加凑一块找吃的,麦地里一次性能凑齐二三十只以上。

    二三十只野鸡是个什么规模,很多人没见过。

    而且里面还是公野鸡为主的情况下……

    总之,带枪去打吧,带土枪更好,一枪打出去,砰的铁砂喷射,那简直就是一打一大片。

    非常过瘾。

    这个季节的兔子也好抓。

    野兔子的抓法比野鸡要有难度。

    最好牵着猎狗去。

    这样追上去,有收获的概率才回更大。

    撵兔子,打野鸡。

    尤其是带着狗去追兔子的时候,朋友们的欢呼声简直不要太高。

    可是过了把瘾。

    当然,很多听说过陈凌事迹的朋友还在疑惑不解,问陈凌怎么这里兔子会有这么多。

    他们秋收之前不是已经抓了六七百只了吗?

    它们能生这么快?

    再说了,要是真的有这么多兔子,那还不到处都是兔子洞啊。

    这个话都不用陈凌解答。

    山猫一句话就把人说蒙了。

    山猫就说他现在狗场里已经有一百多条狗了。

    这个比兔子的数量少得多吧?

    但是这俩月,狗场基本每天接生小狗。

    每天都在生。

    别说生的小狗了,就是很多生下来体质弱,死掉的小狗,那都比一般人想象得多。

    他哥哥嫂子还得雇人打扫狗场,要不然每天喂狗比喂猪还要累,吃喝拉撒都要管,两三个人那是根本忙不过来啊。

    狗都这样了,那兔子呢?

    虽然野外的兔子不是像狗场的狗一样,聚集在一起,天天除了吃喝干仗就是公母搭配。

    但耐不住这兔子在怀孕期间还能哐哐哐的交配啊。

    再加上数量一多起来,环境好,吃喝不愁,天敌也变少了,那生起来就没个够了。

    这家伙,只把这些外来的朋友们听了个目瞪口呆啊。

    总之这一趟,他们是吃喝的开心,也玩得开心。

    在此之余,还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情。

    增长了很多有趣的见闻。

    就比如说,村民们放任大雁吃麦苗这件事。

    竟然是由于今年的冬天比较暖和,怕麦苗长势太多旺盛。

    这简直违背他们的常理。

    真是……

    想都想不通,还有怕农作物长势好的。

    经过村民们解释之后。

    而且亲眼看到了规模宏大的大雁群在早晨吃完麦苗后,村民们又亲自开着农机在麦田到处碾压。

    这才明白过来。

    冬小麦在冬天里长势太过旺盛,竟然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着实让人感觉意外。

    明白前因后果,弄清缘由之后,也让人豁然开朗,觉得开了眼界。

    这是真的……

    很多种地的农民,也不一定能弄明白的道理。

    撵兔子,打野鸡,坐船在河里狩猎大雁,抓捕水鸟……

    也在山脚发现过獾子洞。

    总之,这帮外来的朋友们在这几天是玩嗨了。

    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的。

    说是过了年后,正月里没事就还要来玩。

    陈凌自然也很是高兴地表示欢迎。

    这次给两个孩子摆的百日宴,整整三天,才真正散场。

    散场后,先把朋友们各自送走,又把风雷镇的亲戚们送回家,包括王真真,还有大舅哥、二舅哥两家,他们也都回去了。

    也就赵大海和山猫他们继续留下,陪着各自的父母。

    他们两家子时今年准备在村里过年的。

    现在入了腊月里了,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忙活了一年,尤其赵大海,到处跑来跑去,身心疲惫,剩下就是歇息,陪着父母和孩子留在陈王庄享受几天舒心日子。

    吃喝玩乐,怎么开心怎么来。

    反倒是陈凌,在这个节骨眼上,带着媳妇和三个孩子随着梁越民两家子去了市里。

    当然,他明面上也是有正事要干的。

    狼巴子的事情还没解决呢。

    冯义教授,以及韩教授他们都还在望眼欲穿,等着下手研究呢。

    当然了,明面上是这样的。

    实际上,他这次就是带着媳妇和孩子出去玩的。

    王素素生了康康和乐乐后,基本就没怎么出过门了。

    表面看上去没什么事,可一直在家里憋着,守着孩子打转,脾气再好的人,也容易暴躁起来。

    为了不让温柔可人的小媳妇变成母老虎。

    陈凌觉得要赶紧该带他们出去玩一下,放松一下心情。

    同行的也有王存业和高秀兰,身为陈凌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他们这两年来也足够操劳了。

    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在陈凌这边吃喝不愁,一天三顿不缺好吃好喝的。

    陈凌也不想总把他们留在家里,把家里一大摊子事情都交给他们照料。

    现在把孩子的事情办了,也得把他们带出去玩一玩,看看外边的世界了。

    ……

    “这才几年呐,眼看着富贵就起来了,这人真是说不准,以前说人家是混小子,现在谁还敢吭声呢?”

    “是呗,你瞧瞧人家这一大帮的朋友,不是有钱就是有势,富贵不但不用巴结人,人家还来巴结富贵呢。”

    “别说这话,人跟人没有一样的,什么巴结不巴结,也别议论人家,咱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跟着富贵沾点光,这已经好的不得了了。”

    “对对对……”

    早起在麦田里忙活着的村民们,目送着陈凌一家驱车离去后,一边捡着大雁粪,一边低声议论着。

    乡下人,一年到头,没有真正闲暇的时候。

    在干活的时候,聊聊八卦,是他们少有的慰藉方式之一。

    “是要谢谢富贵了,你看王老臭那两家子,在坡上建那个什么破房子,觉得挺有本事了一样,跟富贵一比,那差得远了。

    俺家三小子能说到媳妇,也全靠富贵今年带村里发财这事儿。

    沾人家的光。”

    “看你急的,俺们也没说富贵坏话呀……不过你提到建房这个事儿,还真是,听二毛驴家的小超说了,富贵要在城里建厂子。

    养鹿、养牛、养羊,说要搞个大场子,连成一片。

    到时候啊,就不在咱们村里养了,说是咱们村以后除了种地,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搞什么什么观光,听了一嘴,也不知道叫啥。

    反正这个也不重要,小超说的是,富贵那大场子要用人的话,就在咱们村里找人,给他管事。”

    “这事儿啊,这事儿俺家也听说了,这不还没来及问,富贵就走了吗?说是他那个场子啊,最近就要建起来,让立献找人还是谁找人去弄来着。

    不行晌午回去,让家里那口子去问问。”

    “是得问问,富贵大方,工钱给的足,还管饭,谁都愿意去给他干活。”

    ……

    ……

    婆子,媳妇们,只是议论,并不知道,建厂这个事,陈凌已经开始办了。

    也确实是交给王立献来办的。

    王立献、小绵羊,加上四妮儿他男人。

    这三人是主力,算是管事的。

    王立献以前就在建筑队,是大工,好把式,认识的人多。

    今年用工荒也没事,陈凌肯出钱,加上当地冬天少雨雪,是适合建房的季节。

    组一帮人过来,完全没问题。

    小绵羊呢,他是在县里货运站混了这么久了,也认识了一些人,让孙艳红帮忙一联络,找个废弃场地建厂那也是不成问题。

    四妮儿他男人就是给两人打下手,羊头沟闹了狼以后,四妮儿就来陈王庄这边安胎了。

    除此之外,赵大海、山猫、韩闯等人不用多说,也是该出力就出力。

    只是陈凌没有明面上说,去喊他们帮忙。

    目前就让在村里找,有陈泽、陈玉强、王文超几个有经验的,剩下的就都是杂工。

    处理那些杂活,拉砖、和泥、运石板等等。

    建厂不同于建房。

    建厂要粗糙太多了。

    目前很简单,就是给牲口和家禽有个容纳的地方,就算及格。

    人住的地方也简单,有个小屋子用来晚上看守就行了。

    所以也不用陈凌在家守着。

    当然把这事儿交给王立献的时候,也给王立献本人开了工资。

    虽然他本人坚决不要,但一码归一码,用工的事,人少了忙不开,忙里忙外的活也的确不少。

    不给算钱,陈凌当个甩手掌柜,心里也不踏实。

    不过嘛,在摆宴的三天里,几人也是商量过的。

    定下来了几个比较合适的场地。

    这天就让小绵羊找人去问了问。

    过程自然是很顺利。

    可以说陈凌自己也把自己的面子低估了。

    于是目前的场地就选在了林场里面。

    只不过是在南半段。

    南半段相比有庙宇的疙瘩台还是荒凉了太多。

    即便是有树,那也不多。

    各种杂七杂八的土沟,破砖烂瓦,长刺的灌木,乱蓬蓬的,混在一起。

    所以目前的工作就是先拉砖,购买建材,同时也用人不断把林场的树刨掉,把场地清理出来再说。

    这片林场在目前的作用已经很小了。

    跟后世所谓的什么退耕还林、保护绿化没半点关系。

    实际上,林场前些年就承包出去过两次,不过都是以建果园,种果树为主。

    现在里面混杂的果木还有很多呢。

    什么杂七杂八的都有,很难清理。

    直接用推土机也难搞。

    只能先用人工,清理干净了,再用挖机和推土机来清理大树根和填满沟壑。

    这种事,用人工也很费力气。

    陈凌给他们的交代是,按现在市面上的工钱给,一天管中午和晚上两顿饭。

    两顿饭要顿顿有肉。

    村里一吆喝,来的人很多。

    男女老少,身上有把子力气的都来了。

    知道陈凌这边待遇好。

    于是陈王庄到了腊月里,过了腊八后,大半个村子几乎都还在忙碌个不停。

    每天有人扛着铁锹撅头等东西,到县城边的林场去忙活。

    早出晚归,基本上一天不着家。

    听着似乎很凄惨。

    实际上,别的村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眼红羡慕呢。

    另外呢,家里那些家禽和牲口不能不管。

    冬天了,把它们放出去,能吃的东西也很少。

    就让陈三桂父子俩,加上乡里的骡马经纪老巴、马家坳的老马刷子,这四个人在管着。

    经过一次百日宴,羊杀了不少,现在羊群的规模缩水太多,要不然光是那一群羊,就够人受得了。

    这也是陈凌想要在年前把养殖场搞起来的原因之一。

    没办法,家里这摊子越来越大,出趟门还要留下来人看着,要不然想带家人出去玩一趟都走不开。

    ……

    村里在忙了,陈凌就悠闲下来了。

    他到了市里之后,先把狼巴子的铁笼子给送走。

    自己就跟着梁越民参观了一下他现在的厂子和新公司大楼。

    就带着一帮娃娃,和女人、老人们上街到处玩耍起来。

    吃喝玩乐不说,还给媳妇,给老丈人、丈母娘各种买衣服。

    买完衣服,又带家人看电影,逛大学,只要是家人们还没去过的地方,他就带着走了个遍。

    同行的有柳银环、秦月茹,两个大姐帮忙照顾着康康和乐乐,也跟着他们吃喝玩耍,小胖子和小栗子放暑假了,更是玩个不停。

    尤其听说陈凌这次来市里,还要给观众小朋友们准备礼物,更是一阵激动难耐,连带着不明所以的睿睿都跟着一阵嗷嗷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