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论功行赏!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烧开的乌苏字数:2089更新时间:25/04/06 03:57:55
李恪看着武琞窘迫的可爱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了大概,这是看自己昏迷了,准备来个霸王硬上弓啊!
“正合我意!”
李恪顿了一下,还没等武琞再想出什么蹩脚的借口,突然伸手一把将武琞扑倒在床上。
“陛下!”
武琞惊呼一声,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恪,眼中全是羞涩。
此时李恪的眼中全是欲火,一路征战高昌,回来又平定叛乱,李恪继续放松一下。
下一秒,李恪凑近武琞的耳边,一边吹起,一边轻声说道:“琞儿,我想,你应该是想要个我们的孩子。”
武琞听完,原本慌乱的心瞬间安定了几分,笑意盈盈。
这一夜,月色高照,两人沉浸在爱意之中,尽情缠绵,整整折腾了一整夜。
待到第二天清晨,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
武琞慵懒地躺在床上,只觉得浑身酸痛,尤其是双腿发软,几乎使不上力气。
她微微皱眉,回想起李恪昨夜的疯狂,脸上不禁又泛起一丝丝红晕,格外好看。
而李恪却精神饱满,神清气爽,仿佛采阴补阳了一般。
他快速起身,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准备前往朝堂。
看着床上娇弱的武琞,李恪走过去轻轻在她额头亲了一下,温柔地说道:“琞儿,你好好休息吧,等朕回来!”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李恪身着龙袍,端坐龙椅,向众人扫视一圈后,高声开口:“今日朝堂,朕有诸多事宜要宣布。”
众人纷纷躬身聆听。
李恪首先看向秦叔宝和尉迟恭。
“秦叔宝、尉迟恭二位将军,多年来为我大唐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在高昌一战中,奋勇杀敌,保我大唐安稳。”
“朕今日论功行赏,赐二位将军黄金千两,良田万顷,侍女百人!望二位将军日后继续为我大唐社稷效力!”
秦叔宝和尉迟恭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恩,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厚望!”
接着,李恪又道:“武家兄弟,一心为国,其才能与忠心朕亦看在眼里。”
“今封武家兄弟子爵之位,世袭罔替!并从朝中拨款百万两,资助他们兴办工厂,望能为我大唐经济制造继续舔砖!”
“至于西域都护府一事,王妃在其中多有贡献,特给予西域都护府封赏,掌管一切西域重建事宜,以彰其功!”
“武才人温婉贤淑,聪慧过人,在朕身边悉心照料,多有功劳,现从才人晋封为妃嫔,望其日后恪守本分,母仪后宫!”
做完这些封赏之后,李恪开始在整个大殿上左右搜寻着。
“我的亲兵老李头何在?”
听到李恪要找李世民,秦叔宝和尉迟恭一阵懵逼。
李世民再三叮嘱,他的身份还不能暴露,不要让李恪知道,所以两人就想让李世民一直装死,不要让李恪再过度关注。
结果没想到今日李恪论功行赏,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起了李世民。
看样子赏了一圈儿了,这是要连亲兵也一块赏了,毕竟李世民用自己的身体,救过李恪的命。
不过李世民的命令,秦叔宝和尉迟恭是万万不敢违抗的。
于是秦叔宝微微皱着眉头,脸上带着几分犹豫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向前一步,压低声音对李恪说道:
“陛下,老李头如今身为您的亲兵,此前又蒙您亲自施药救治,这对他而言已然是天大的恩赐了,依老臣看呐,实在无须再额外赏赐什么了。”
“不然让他骄傲起来,以后岂不是到处吹嘘自己救过当今陛下的命!”
李恪面色坚毅,眼神玩味地盯着秦叔宝和尉迟恭。
“秦将军、尉迟将军,此事万万不能这么来算!老李头于朕有救命之恩,这份恩情重如泰山,岂容朕马虎对待?”
“再说,老李头救了朕的命,吹嘘几句又怎么了?”
“老李头原本就是为救朕才受的伤,朕亲自施药救治理所应当!算不得什么赏赐!”
“如果舍命救下朕,朕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不给予赏赐鼓励,以后谁还会为朕卖命呢?”
“这样不妥,不是我大唐风范!”
秦叔宝和尉迟恭面露难色,还欲再劝,李恪却直接抬手打断他们。
“朕意已决,定要封老李头当官,而且是当大官!”
“他救我性命,若没有他,我现在怎么可能还稳坐朝堂?如此大恩大德,我若不重重报答,日后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人,又怎能心安?”
尉迟恭眉头紧皱,抱拳劝道:“陛下,封官一事关乎朝廷体制,不可草率啊。”
“老李头虽有功劳,但为官需有相应才学和能力,贸然封官恐怕难以服众,也不利于朝廷安稳啊。”
李恪眉头一皱,有些不高兴。
“才学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这份救命之情不能不报!我相信老李头的为人,给他机会,他必定能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难道因为一些所谓的规矩,就要让功臣寒心吗?”
秦叔宝见李恪态度强硬到极点,无奈叹息一声,知道无法再劝阻,只能闭上了嘴。
李恪盯着秦叔宝和尉迟恭继续说道:“秦将军、尉迟将军,莫要再推诿,即刻把老李头叫出来吧!”
“还是说这点小事,还要朕亲自去办嘛?”
看到李恪不高兴了,秦叔宝和尉迟恭顿时面如土色,两人呆立当场,半晌说不出话来。
两人心中清楚,这老李头可是太上皇李世民啊,李恪不知情,当今皇上要封太上皇当大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以后如果让文武百官知道了,成何体统。
而且如果真的李世民上了朝堂,虽然服装不同,万一有眼尖的大臣认出了李世民,就更百口莫辩了。
到时候文武百官会怎么评判大唐的皇室?
太上皇垂帘听政?关键还不让自己的亲儿子知道,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可是现在又不能给李恪表明李世民的身份,真是把两位大将军给愁死了,打仗都没这么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