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鬼子来了》?把抗日电影卖到日本去!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放歌纵酒独行字数:3931更新时间:25/04/05 13:13:48
    京城。

    圈内总是时不时的有一些流言蜚语。

    最近的这一个,就挺八卦的。

    “嘿,听说了嘛。”

    “什么呀?”

    “孙冬海跟马寻掰了!”

    “真的假的呀?”

    “真的呗……之前不是有传言,马寻这家伙忘恩负义,不顾兄弟情谊,抢了孙冬海不少生意嘛。

    但最近又有变化了,人家马寻还好心的给孙冬海那货介绍生意呢。”

    “啊?那这就是孙冬海的不对了,他为啥呢?”

    “听说是因为争女人。”

    “霍啊!这就通了!”

    “对的嘛,这多少铁哥们为了女人反目成仇。”

    “但要说,那马寻也算是够意思了,还介绍生意呢。”

    “没错,可又听说,孙冬海那货没把生意给整明白,砸了。”

    “砸了?我就说嘛,那家伙没人家马寻帮忙,他玩不转!对了,哪部电影?”

    “《少林足球》。”

    “周星弛那部?想过审?”

    “大概过不去,听说最近琢磨着往海外走呢。”

    嚼舌根子这种事儿,哪里都有。

    但今天说的这个很有趣。

    有个人就很是好奇。

    “你们说的这事儿,到底真的假的?”

    这人一说话,刚刚还聊的挺好的两人,脸色就是一遍。

    “哎呀,跟你又没什么关系。”

    “就是,你还是关心你自己的电影吧。”

    这人如此的招人烦?

    也不是,他嘿嘿一笑,“跟我有关系,那个马寻、孙冬海,我也熟啊。”

    “真的?”

    “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过。”

    “你们以前也没提过这二位呀,我还能怎么说,对了,那《少林足球》又是怎么回事?”这人又提到了这部片子。

    “少林呗,哪里能让你轻易的用啊。”

    “有一说一,咱们国内还是道士讲道理。”

    这人又忍不住好奇,“那你们说,这片子能在海外火吗?”

    “谁知道呢。”

    “反正那个昆汀,就是你的洋哥们,他老板就是那个哈维,这家伙要给弄美国去。”

    洋哥们?昆汀?

    这人就是姜汶。

    而嚼舌根子的两个家伙,一个是顾厂卫,一个是赵轶军。

    实际上,他们几个现在也发愁呢。

    因为那部《鬼子来了》,现在也没着落呢。

    可听了顾、赵二人这一段,姜汶这货倒是有了个灵感。

    他又问了这么一句。

    “你们觉得,孙冬海搞不定,那个马寻就能搞定吗?”

    顾、赵二人直接给了姜汶一个表情。

    你问我们,我们问谁去?

    姜汶笑了,他心里合计着,要不直接去问问人家马寻?

    ……

    按照马寻的计划,《武林外史》将会在短时间里,进行两次播出。

    第一次播算是培育市场,第二次才是真格的。

    说老实话,虽然咱们之前有不少的经典电视剧,都是首播收视率不算高,但次播一下子冲上来。

    但,这种情况出现后,有个直接的后果。

    制作方几乎很难赚到钱!

    其实,这样的例子后面还有很多呢,就好像马寻认定以及众网友也肯定都会认定,我们国内最好的军旅剧《士兵突击》。

    这部戏非常的火爆,但是,投资方华宜根本就没有赚到什么钱。

    赚是赚的,可跟这部戏的火爆程度相比,跟赔钱差不多了。

    原因其实就是华宜一开始不看好,之后在电视剧的运作方面,基本上就是一泡屎。

    在当时的华宜,实际上已经是放弃了宝强,因为在《天下无贼》之后,他根本也扛不起什么作品来。

    至于他好兄弟陈斯成,更是不被看好,但有一说一,其实那个时期的陈斯成给出的戏,是他生涯最佳的。代表作《民工》(不是《生存之民工》),还有几部戏,其实都很出色。

    但不赚钱!

    其实,说到底就是开头没有卖上好价。

    而这也导致了后来《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戏出了问题。

    马寻对这些事儿非常的清楚,他当然就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简单来说,他对《武林外史》有绝对的信心。

    他相信这部戏在经过了首播的培育之后,一定可以在次播来个爆发!

    而这个计划能够实施,其实也跟马寻之前的积累有关系。

    就目前这部《武林外史》的演员阵容以及IP等方面而言,广告代理很难掏钱的。

    现在都是看一部戏里有没有明星大腕给钱嘛。

    但是,这部戏是马寻搞的!

    没错,马寻这个计划的真正关键点,其实是他自己。

    既然没有什么明星大腕,那我自己就是明星大腕!

    我马寻的电视剧,你们看着办吧。

    于是,这个计划应该是稳的。

    不过,就具体的操作,也就是实施计划的人,马寻还是安排了俞飞虹。

    没错的,其实她也是大咖,特别是她的背景。

    更稳了!

    那么,马寻就没啥事儿了吗?

    当然不是。

    东宝的大山来了。

    春天的长沙,满眼绿色。

    春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

    大山来到了这座城市,他整个人都是非常积极的。

    今日,来到一家高级的酒店。

    他要跟马先生谈一部电影的版权生意。

    怀揣着诚意,西装都是干净笔挺的,反正什么都一丝不苟。

    等见到了马寻,他们二人在酒店的咖啡厅里展开会谈。

    “马桑,这部《十七岁的单车》已经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大赏,我们是很有诚意的,只要能来到日本,我们一定高规格的进行安排,比如还是在岩波影院上映……”

    但,这货还是老样子,一开始总是说一些乱七八糟,跟核心无关的东西。

    就是不太喜欢直接就提钱的事儿。

    马寻确实有些无奈,“大山桑,你的诚意是有,可我们之前的合作,你说说我们哪次合作不是非常的成功?”

    “哈依!确实是每次都非常成功,所以,对马桑我是绝对尊敬的。”

    “那就应该谈的干脆一些,一口价200万美元。”

    大山一听,脑子嗡的一下。

    “马桑,这也太高了,200万美元,这个价格……”

    马寻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但我这边时间可是很紧的,我生意很多,你也是知道的。”

    “完全明白!但请马桑……”

    “我这边就是200万美元,你要是有个什么可以置换的方案,那还凑合。”

    “马桑,非常感谢,可这个……”

    “你这家伙就是这样,总是喜欢绕弯子。”

    “哈哈……这都被马桑看穿了呢。”

    马寻这强势的态度,让大山实在是很为难。

    但这就是谈生意,而且,大山他自己很清楚。

    这生意能赚钱,能帮他升职加薪。

    不过,马寻这次的态度确实是有些过于强势了。

    他以前虽然也很强势,可这次更强了。

    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马寻跟大山,谈了大概一个小时,这货确实是有些墨迹。

    反正,总是喜欢用一些所谓的‘条件’来打价格。

    马寻完全不上当,而且,越发的强势。

    最后,当然也没有谈崩。

    大山有礼貌的离开,说了要向上面汇报。

    没关系,马寻不着急。

    而且,这次的商谈……其实不光是大山。

    等大山这货走了没两分钟,邻座的一个穿着西装打领带,还戴着一副眼镜的小矮个过来了。

    “马先生,好赛雷呀!”

    “洒洒水啦。”

    “那个小鬼子竟然对你如此低三下四的,哇啊,好嘢!”

    “也没什么的,因为他知道跟我做生意有好处嘛,他一家老小能过上好日子,还不是要靠他在外面如此努力嘛。”

    这个矮个当然就是田启纹!

    没错,他来长沙了。

    在京城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的田启纹,这次带着满满的诚意。

    “马先生,我现在是完全确定了,你在日本有渠道,这实在是太好了。”

    “田先生,我能理解你对我的试探,毕竟我们都是做生意的,一个决定就是成百上千万的,而眼下,我觉得就应该干脆一些,谈谈钱吧。”

    马寻如此直接的表现,让田启纹反而很是激动。

    因为这才是大老板!

    大老板时间宝贵,做决定都是非常干脆利落的。

    其实,马寻刚刚跟大山谈生意,谈是真谈。

    但还有一个作用,机会让田启纹这个家伙,完全确定马寻是有日本方面的渠道。

    所以,马寻才表现的非常强势。

    他就是要威压大山,而且,他也很清楚,大山绝对会屈服,不敢说上句。

    现效果就非常的好!

    那么,这个钱的问题……

    “我老实说,我自己无法做主,可我一定会把马先生的意思,传递给星爷以及国辉的。”

    这个国辉,就是星辉海外的‘辉’,姓杨。

    马寻听后点点头,“这我明白,但刚刚我跟这位东宝的高管也已经有了交流,版权的大概价格,你也应该能懂了,我们这部《十七岁的单车》之前在柏林获得了大奖,可想卖到200万美元,也是很难的。

    那么……”

    说到了这里,马寻故意停了一下。

    田启纹很聪明,立马接上,“我明白!最多就是200万美元。”

    马寻再度点头。

    这个田启纹演什么戏呀,你做生意算了。

    谈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二人握了手,大家相视一笑。

    心照啦。

    跟田启纹谈过之后,马寻就等着之后的结果了。

    但,他几乎完全确定。

    肯定没有问题的,现在200万美元就是最公道的价格了,要是一般人来做这个生意,大概都没有什么赚头。

    大哥龙、李联杰在日本,也就卖的比这多一些。

    周星弛目前而言,他海外真的不稳。

    马寻信心十足!

    可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件让他也非常意外的事情。

    刚刚打算回酒店房间休息一下。

    却不想,有个人出现了。

    “马先生,哈哈……咱们好久不见。”

    “姜汶导演?哎呦,这个好久可真的是好久啊。”

    没错姜汶来了,而且他这句好久不见,确实有点儿意思。

    “当时还是《秦颂》的时候……”

    “对,就是那个时候,马先生记忆力真好。”

    “不,姜汶导演你的记忆力也不错。”

    “不不,还是马先生记忆力好。”

    好家伙,这姜汶对马寻真的是一通狠夸。

    马寻都要绷不住笑了,他当然明白,姜汶这货不会平白出现的。

    “姜汶导演,直说了吧,到底有什么事情?”

    姜汶也坦荡,干脆就说了:“我这儿有一部电影,叫《鬼子来了》,我知道你有日本方面的渠道,能不能卖过去?”

    马寻听了这脸上的表情就特别的古怪,问道:“《鬼子来了》好像是抗日片吧?”

    “对。”姜汶直接承认。

    马寻笑了,说道:“你是希望我把一部抗日电影卖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