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拿下《英雄》!但一分钱没花!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放歌纵酒独行字数:5287更新时间:25/04/05 13:13:48
    马寻那句鸿门宴,八成的意思是在开玩笑。

    但还有两成,则是在暗示。

    我马寻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相信张伟屏能听的出来,毕竟大家之前真的是不熟悉。

    有防备之心,十分正常。

    可等跟这位张老板见面之后,马寻这个防备之心就少了许多。

    “老弟!一听你口音就知道,咱们是老乡啊。”

    “没错,确实是老乡。”

    “那今天你可就来着了!”

    “啥意思?”

    “整顿儿小烧烤呀!”

    “这个好!这个好!”

    也不知道张伟屏是怎么找到的,这京城还真被他发现了一家东北泥炉烧烤。

    好吧,确切的点儿的说,这泥炉就是沈阳烧烤。

    顾名思义,就是有个泥炉嘛,是倒圆锥形的,里面放碳火,这上面有一个铁丝网。

    就是肉切好了,然后再这个铁丝网上烤肉。

    越正宗的泥炉烤肉,这个铁丝网就越黑。

    另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调料。

    麻酱、白糖……为主!

    没看错,就是这两样为主。

    葱花香菜这都是辅助的,再加点儿酱油、白醋。

    就这个调料,出了沈城就很少见了。

    事实上,张伟屏是山东人,可他是在沈阳长大的,所以,满口都是东北话,行为举止也是如此。

    说他是东北人他自己绝对承认。

    马寻当然也知道,张老板也是京圈的。

    不过,眼下还是这顿烧烤要紧。

    炉子、小料都弄好了,肉呢?

    烤肉的肉绝对是主菜,肉要是不上来,那怎么烤肉?

    就好像马寻跟张伟屏谈事情,要是没有张一谋,那还怎么谈?

    但,马寻倒是也没着急,只是跟张伟屏聊聊老家的事儿。

    不久,张一谋出现了。

    “不好意思,路上堵车了。”

    张一谋的出现,就让这泥炉烤肉多了肉。

    马寻穿越到现在,应该是第一次正式的见张一谋。

    而张伟屏则是开始了介绍。

    “张老师,久仰久仰。”

    “马先生,太客气了。”

    二人寒暄了一番,多少透着点儿虚情假意。

    可有趣的是,这肉也上来了。

    刺拉拉声响,牛肉往这泥炉上的铁丝网一放,就发出欢快的叫声。

    张一谋好像有些吃不惯这口,马寻注意到这位导演有一个小小的皱眉细节。

    大概,就跟张伟屏与张一谋不是一起来的有关系。

    还是以前的看法,张伟屏这货就是一个傻逼舔狗老板。

    他对张一谋实在是‘爱’的太深了。

    马寻当然不掺和他们二人的事情,但这次吃烤肉,绝对也不仅仅只是吃烤肉罢了。

    大家吃吃喝喝,聊的都是乱七八糟的话题。

    直到张伟屏终于忍不住,聊到了电影上来。

    “马老弟,我之前那个电话,实在是冒失的很,但也确实是有一件事搞不清楚。”

    “张老哥请讲。”

    “就是《幸福时光》这部电影,怎么就卖的不好呢?”

    其实他们这次能吃这顿烧烤,就是因为这个事儿。

    马寻自然也早有准备,可他对回答这个问题,真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幸福时光》这个电影是不错的,我其实也看了,张老师就功力来说,我不认为你有什么退步。”

    这话听上去很不错,可又让张一谋有些不知如何回应。

    因为张伟屏那个问题……意思不就是希望你能给出点儿主意嘛。

    可马寻这话里根本没有实际的东西。

    于是,张伟屏又帮着张一谋说话了,“老弟,我们都知道这圈子里,数你的法子最多,所以,给老哥们一点建议吧。”

    这等于是一点儿也不含蓄了。

    马寻哈哈一笑,“我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张老师你就不应该继续在这种小文艺片里面打转了,以你的名气,以你的号召力,你就应该拍大片!”

    大片?

    张伟屏跟张一谋也是听明白了。

    怪不得马寻不说《幸福时光》的不好,因为说了不好,那就得给建议。

    可现在,他干脆起了个高调。

    搞大片,这就必须要产生一个问题。

    张伟屏一个人是搞不定的,大片的投资必须要找很多的金主。

    就看张伟屏跟张一谋到现在合作的片子吧。

    《有话好好说》,《幸福时光》。

    这两部片子单一来说,顶多就一千万。

    别看这两部电影的阵容都非常的顶,可咱们国内演员的片酬并不高。

    本山叔估计就是冲着朋友(一谋)老乡(伟屏),应该就没要多少钱。

    所以,综合来看。

    这全都是小制作!

    看似阵容强大,其实啥也不是。

    还有一部《一个都不能少》,但这部更不用说了,演员全都是真的农村小孩儿。

    而马寻此刻又吃了一口肉,笑着看向了张一谋,“张老师,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是不是挺羡慕陈大导演的?”

    这个陈大导演,肯定不是指的荭姐喽。

    张一谋听到这话,他心中一惊。

    这个马寻好厉害!

    因为他的话里,有挑拨离间的意思!

    羡慕陈大导,那还不是因为陈大导拍了一部大片嘛。

    《荆轲刺秦王》这片子在1997年投资7000万,太疯狂了。

    张一谋到现在还没有这样导演超级大制作的机会。

    那这个责任,是不是你张伟屏的?

    挑拨!

    绝对的挑拨!

    张一谋心生警惕,可马寻这个说法……

    还好,张伟屏又给解了围,“老弟,你这话有道理,是我这个投资人限制了一谋老师的发挥。”

    此话……好个舔狗投资人!

    马寻心中暗笑,可这也确实是张伟屏跟张一谋二人的关系状态。

    张伟屏实在是太捧着张一谋了,而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还捧了十几年呢。

    但,马寻脸上可没笑,他又话锋突然一转。

    “老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之前看到过报道,就是陈大导《刺秦》上映后,张老师你曾经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很喜欢这部戏里樊将军的故事,对不对?”

    樊於期,献头?

    那马寻要说的这个大制作难道是……

    张一谋笑着点点头,“没想到马先生还记得这件事,哈……我确实是说过。”

    这当然了,马寻记得很清楚,而且,就是因为这个故事引出的一个电影。

    可马寻说到了这个地步,张伟屏也是听懂了。

    “咱们也拍《刺秦》?”

    显然,这个投资人并不知道张一谋团队的内部动向。

    甚至,张伟屏应该都不如马寻了解现在张一谋准备了什么剧本。

    “确实是想拍这个故事,但如果我来拍,应该不会叫做《刺秦》。”

    张一谋如此说。

    马寻其实心里已经明镜一般的了,“我前两年还看过一个报道,那就张老师似乎还想拍一部《罗生门》类型的电影。”

    此话一出,张一谋更惊了,“马先生,你好记性啊!”

    没错,张一谋之前确实是说过。

    《罗生门》这是张一谋偶像黑泽明的大作,而这部电影重新定义了‘罗生门’这个词。

    原本罗生门,就是指江户时代的一个城门,可在这部电影之后,罗生门三个字就有了特别的意思。

    即:一件事被多人以多个视角讲述过了之后,这件事的真相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而这也是当下‘罗生门’的常用意思了。

    一部电影改变了一个词汇的意义,这黑泽明确实是非常厉害。

    可现在,刺秦跟罗生门,还有樊於期献头,这几个联系在一起。

    能是一部什么电影呢?

    张一谋到了这个地步,只好说道:“我得两位编剧好友在写呢,剧本已经写了三年左右,但在故事方面,似乎还差了一些。”

    马寻接过来话头,“差哪儿呢?”

    “就是说,刺秦这件事肯定失败了,可刺客要不要献头呢?”

    “不要。”

    “啊?马先生,那你说要敬献什么?若是不这样做,那是没办法接近秦王的。”

    听到这里,马寻哈哈一笑,“献兵器就好,古之刺客,视兵器为生命。

    那最终能够接近秦王的刺客,献出其他刺客的兵器,如此这般,秦王必亲自接见。”

    张一谋听后,如醍醐灌顶!

    “马先生!太棒了!哎呀!我成了!哈哈……这部电影我成了!”

    大笑着,状似疯癫。

    好个着魔的大导演啊。

    这部电影岂不是昭然若揭?

    马寻早就确定是这部了,只有张伟屏一个人懵逼。

    “张老师,到底是什么电影?”

    “《英雄》!就叫《英雄》!”

    张一谋还没忘了吃口肉。

    接着,张一谋就开始讲这部《英雄》了。

    马寻不用听都知道,因为他可太清楚这部电影的内容!

    《英雄》一部电影开启了我们中国的大片时代!

    这部电影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也是正式的走出了低谷。

    而马寻更是记得,这部电影还让很多‘人’记恨上了。

    这群‘人’疯狂的谩骂这部电影,甚至疯狂的要给我们中国人洗脑。

    它们也确实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就是大众的记忆被小小的篡改了。

    在这些‘人’的口中,说这部《英雄》当年票房扑街,还说当年在国内口碑极差。

    马寻可以对天发誓,这些家伙就是胡编乱造!

    就是在混淆视听,他们就是存了坏心思,不想让我们更多的中国人看到这部优秀的大片!

    其实,讲几个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英雄》实际上是我们中国电影市场历史最强票房的电影。

    这部电影在2002年上映后,拿到了国内2.5亿的票房!

    2.5亿跟后世来看,好像不算太多,之后我们国产电影百亿票房都是有的。

    但是,2.5亿在2002年,是全年票房的25%!

    中国电影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票房占比如此之高。

    《泰坦尼克号》都不行,因为这部电影的3亿票房,是用了两年左右拿到的。

    如此一部高占比票房的电影,在2002年这样的时代,绝对口碑爆炸!

    简单一想就能明白,但凡这部《英雄》不是好评如潮,不是在当年掀起了一个文化浪潮。

    那就没有任何可能拿到2.5亿的票房!

    看看马寻这次搞的《野蛮女友》吧,他基本上手段全用上了,可最后也只是5000多万罢了。

    这部《英雄》所谓的口碑不佳,马寻记得十分清楚。

    就是在2004年美国上映之后,网络上才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恶毒评价。

    可以确定,它们是绝对有特殊目的的。

    也许就是因为,当年2004年时代周刊把《英雄》列为当年十大电影第一位吧。

    于是,那些殖人猪狗、公知大V他们就忍不住了,对着这部片子各种开炮。

    应该说,它们这些家伙的做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马寻在大概二十年后的短视频时代里,就看到了不少UP主播沿用了那些公知的言论。

    什么《英雄》国内票房扑街、口碑不好等说法,横行。

    但这绝对是虚假错误的。

    只能说,二十多年后,确实有不少人的记忆是被篡改了。

    时间真的好厉害。

    就回到眼前吧。

    马寻确定,如果现在的张一谋能跟20年后拍出《半河绿》的张一谋碰一起,他们俩肯定得干一架。

    现在,《英雄》已经被张一谋给提出来了。

    那么,这大片得投资多少呢?

    “大概……”张伟屏有些迟疑,可还是把内心的想法说了,“至少得投资一个亿吧。”

    这个数字已经是他此刻的极限了。

    张一谋也表示差不多。

    但,马寻却有不同意见!

    “这个刺客谁来演?”

    张一谋跟张伟屏都摇摇头,没定下来嘛。

    马寻给了建议,“李联杰不错!”

    嗯,这原版答案嘛。

    二张点头。

    马寻接着就说道:“但,李联杰片酬现在是1000万美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二张都是大吃一惊。

    “这个投资……”是呀,要是找了李联杰,这投资不够看呀!

    马寻笑道:“我估计,《英雄》这部电影的投资至少两个亿!”

    你比张伟屏牛逼多了!

    等一下,这么说的话……

    张一谋高兴了,他迫不及待的说道:“马先生也有兴趣?”

    “当然了!”马寻来这儿就是为了这部电影!

    你们还真当我喜欢跟你们两个老男人吃烤肉啊?

    我要吃,也是找俩漂亮女明星作配呀。

    这话就不说了。

    可马寻投资多少呢?

    张伟屏问道:“马先生,你的投资……”

    马寻直接打断道:“把海外发行权给我,我能负责另外一个亿,但,国内票房分成我至少要一半!”

    拿走这么多?

    张伟屏眉头紧皱,可那边张一谋高兴呀。

    “好!就这么说定了!”

    二张分裂?

    还好,张伟屏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到此那就算是谈好了。

    马寻这是要找海外资金?

    不,不仅仅是找海外资金,他的计划就是,自己一分钱不花,然后拿走《英雄》这片子国内票房分成的一半!

    怎么可能!

    但,对马寻而言,太简单了。

    这顿烧烤吃过之后,马寻就直接把电话打给了葛璐明。

    “葛先生,现在有一部电影,导演是张一谋,男主角是李联杰,另外的主要角色朝伟、曼玉……”

    “啊?什么电影?我们哥伦比亚公司肯定投资了!”

    “别急,我只能给你北美的版权,而我们中国大陆的……”

    “中国大陆的一切我都给你呀!以前不就是这样做的嘛!这部电影你说吧,要多少钱!”

    葛璐明是真上道呀。

    也没错,张一谋、李联杰这些名字摆出来,他葛璐明绝对咬钩!

    而且,跟马寻之前合作的《卧虎藏龙》现在都快两亿美元票房了!

    葛璐明现在是绝对信任马寻。

    至于说我们中国国内票房他们不要,只要海外版权,后来的《天地英雄》其实就是这么搞的。

    马寻仔细一想,我比王家兄弟可善良多了!

    《天地英雄》可是让哥伦比亚公司亏到姥姥家了。

    而这部《英雄》可是2004年年度十大电影之首!

    于是,马寻在沉吟了片刻之后说了个数。

    “1300万美元。”

    “我们给呀!小意思!”

    1300万美元,现在差不多就是1亿RMB,而这对一家好莱坞大公司而言。

    一部小成本电影的投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