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江氏集团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三斤面字数:4559更新时间:25/04/05 11:31:06
    香江还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回归,江成不懂金融,也真的不懂股票。

    在江成的记忆见识里,除了一个岛国的经济泡沫之前会有一个股市的疯狂。就是国内发股票认购证券的时候能挣一笔。

    而国内的认购证虽然能挣钱,但体量对于江成来说不大,并且炒作麻烦。只是当初买了几十万的认购证,然后挣了几千万而已。

    哪怕后世再听说过什么时候股市会出现牛市,江成没有记得具体的时间有什么用,所以他是不打算碰股票的。

    但江成不碰股票,不代表他的亲人会不碰。

    江菲在香江目前就在炒股,还带着江月一起,江月也满十八岁了,能开户。

    这学金融的,也包含经济管理,不管炒不炒股,都会涉及股票这方面。学股票不是说非要你去炒股,而是让大家知道公司上市会带来多大的经济体量扩张。

    如果单纯的是为了挣钱,江成没让‘江东来’上市是不对的。在江菲看来,只要掌控一定股份的比例就够了,话事权依然会在手上。

    但‘江东来’能上市,除了能让资产增值外,还能把固定资产和未来潜力套现。几亿或者几十亿的资产一上市,可能就能价值百亿了。

    可江菲提了上市的事情,在江成这个老顽固眼里根本行不通。因此江菲只能拿着属于自己的钱,在股市玩玩。

    而在九五年下半年开始,香江股市开始大幅上涨了。

    这不怕富二代是窝囊废,就怕富二代有雄心壮志,很多富豪的破产几乎没有一个是因为谁不争气不想上进搞没了的。都是一些人想折腾,贪婪更多的财富。

    九五年下半年香江股市开始上涨,到了九六年依然在强力上涨。这让江菲不但把自己的钱都投入进了股市,还问她妈妈沈莉要了不少钱。

    江月在江菲的怂恿下,也把存的零花钱全部投入了进去,现在每个月都能从股市套现一部分让她花的很爽快了。

    在九六年的五月份,《插翅难飞》的原型张子强出现了。绑了老李的儿子,要的赎金是真的狠呀,开口就是二十个亿。

    要知道这才是九六年呀,国内很多城市平均工资才六百左右。而且现在的香江币已经比国内货币值钱了,二十亿香江币比二十亿人民币还多。

    老李通过跟绑匪谈判,当天先拿走了三千八百万,实际上老李给了四千万现金的,但人家觉得4字不吉利,要了三千八百万。

    在第二天又从老李家拿走了十亿才算完事,好在人家也讲信用,老李的儿子被放了回来。

    这有钱人,在这个年代还是得低调才行,也就是别人不知道江成的身价。否则江菲每天去酒店工作,有时候还要出门去享受自己的私生活,她比别人更好绑架。

    江菲要是被绑了,别说十亿香江币了,十亿美刀江成也得给呀。就算江成子女多,也没有不心疼这一说法。

    在九六年,也算是平凡的一年,不过也算是江成比较难过的一年。

    大女儿江昭昭跟她对象的事情不好拖了,在这个年代国内还是很少有谈恋爱谈很多年的。按照领导的话就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

    对于江昭昭结婚,江成难过的地方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养了二十多年的女儿被别人给拱了,还是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但上一年如果不是江成跟周灵莹因为沈莉和郑可的事情闹矛盾,玩消失半年多,过年都没回来。江昭昭的对象本来上一年过年就想找岳父岳母谈婚事的。

    江昭昭瞒着对象没敢说自己的爸爸因为在外面有女人的事情离家出走了,只是说在外面有重要的事情要忙。

    这婚事今年就不好拖了,江昭昭在某方面的思想上是保守,婚前不会跟谁发生那事。但这不代表江昭昭没有想过那样的事情,不代表她不想体验。

    而且根据基因遗传学来说,江成和周灵莹的子女在某方面都不应该出现冷淡的情况。

    在九六年,江盼盼的事业开始做起来了,在几个大城市都开了旅游公司。这年头流行出国旅游,普通人去旅游的少,都是有钱的或者有权的家属。

    但利润最大的其实还电子行业,老三江念念挣的盆满钵满的。VCD的价格已经降到一千块左右了,有些杂牌子在一千块以下了。

    可价格下降,国内所有城市的工资在上涨,买一台VCD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比较轻松了。特别是这两年新结婚的对象,结婚的时候买一台VCD的很多。

    VCD从最初的三四千一台,下降到现在的一千块不到,但客户体量却比当初多了十倍不止。

    如果不是有其他品牌的VCD在竞争,老三江念念挣的钱比所有的‘江东来’商超加一起还多。

    不过现在老三挣的钱也是整个江家的,倒不是江成要江念念这个钱,而是江昭昭在深圳建设江氏集团呢。

    等江氏集团大厦建设好后,江昭昭跟江念念说过,她管理的公司也要纳入到一起的。不光是她的公司,老二江盼盼的旅游公司也是。

    如果不这样,江昭昭首先觉得对老二就不公平,江盼盼的旅游公司看上去不错。但那是对一些普通人而言的,开一个公司能挣上百万,在九十八年代难道不牛嘛,而且还只是起步。

    可跟江念念相比,她因为爸爸用她的身份弄了一个VCD生产的公司,现在天天躺公司里就能挣几千万,这对江盼盼公平嘛。

    而且以后江思思,江平和江梦梦都从学校出来后呢,他们要是没能力挣钱,就什么都没有嘛。

    关键是江昭昭现在嫁人了,她可以拿几千万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组建家庭过日子。但她做不到直接拿集团多少股份带去夫家。

    江昭昭瞎折腾,江成也没心思去管。江成从来没有让她去搞什么江氏集团,这弄了集团,可能在她们这一代就会出现利益相争了。

    在江成的其他子女没有结婚之前可能还不会为了利益争夺,但等她们各自有了家庭,发现江成并不是完全把家产留给‘唯一’的儿子。

    那么以后江成的女儿就算不争夺,可她的夫家呢,她以后的子女呢。

    江昭昭的对象家庭背景不错,在某个城市里也算是有人脉的。人家肯让儿子跟着江成的女儿到处跑,真要说对江家的资产没一点心思不可能。

    过年的时候,谈结婚的事情还不就是昌城这边俗话说的谈盘子嘛。江昭昭对象那边家庭条件是不错,但面对江家,彩礼方面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

    以前的三转一响早就过时了,在九十年代富裕的家庭结婚讲究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VCD机还有摩托车。

    可这些东西江昭昭在自己住的地方就买齐了,有的不是摩托车而是汽车。

    所以过年的时候,江昭昭的对象家父母来谈盘子,彩礼也就是走个过场。但一些家电买还是要买新的,总不能江家有钱,那边就一点都不付出吧。

    而江家的陪嫁才是豪华,江昭昭的对象是杭州那边的,先不管怎么样,直接在那边买套婚房。

    然后陪嫁一辆新的轿车过去,首饰之类的就更别提了。

    现在的情况是,江昭昭已经结婚了,又是她自己要搞一个江氏集团的。这把江家所有的产业集合在一起,一年的利润可不少。

    如今给江昭昭和她丈夫的是高年薪加分红,但股份的事情是没提的。这事情江昭昭可能没意见,但她丈夫谁能保证对股份没有一点想法。

    不过这大女婿刚跟江昭昭结婚,真有想法的话也不敢结婚没多久就扎刺。

    江成对狗屁的江氏集团没兴趣,但江昭昭等集团大厦建设好后,把江盼盼和江念念的产业整合在一起,又打算全部交给江成让他重新分配。

    就这样的提议,江盼盼和江念念竟然还认为理所当然。

    江成为了避免以后子女为了家产的争斗,不得已提出了一个集团运行的方案。这也就是江成在后世看短剧比较多,没有想到还真给他用上了。

    在江平和江梦梦没有大学毕业之前,集团目前只实行分红奖励和处罚机制。江成的这些子女可以自己用集团的资金去投资一些产业,当然是她们得先内部商量通过,不是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要是搞投资,干的好,看挣的占集团利润多少比例。然后就按照一定比例给股份分红,如果是搞出什么大项目,可以提前直接获得集团的真正股份。

    反正就是你干的好就多给,干的差就减少。有奖有罚,江氏集团也就是相当于江成的子女一个发展平台。

    现在只是江成子女的发展平台,以后就是他孙字辈的了。

    江成没打算把江氏集团交给江平,但作为他的儿子,哪怕他真的不重男轻女,到了这时候,也要偏心一点。江平比他的姐姐和妹妹要强一点,不需要做出成绩,集团会给他保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但也只是百分之二十,没有能力的话,以后江平在集团里也不能起到决策权。

    江成也不怕这个所谓的江氏集团以后改姓成为其他姓氏的集团,他的资产现在是一千五百多亿美刀,而且还是现金流。

    国外一些家族可能有江成的资产多,但很多都是固定资产。不过人家的资产好处就是都是产业,每年收益很高。

    江成现金流是多,但放银行里也就是挣一笔利息而已。

    子女要争夺财产,起码还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江成关心的还是国内食品的安全问题,现在大家生活好了,要不了多少年就是八零后的天下了。

    而八零后这一代人,一些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早就不缺油水了,吃肉喜欢吃瘦肉。江成的子女就是这样,除了红烧肉和炖猪脚,吃肉都比较喜欢吃瘦肉。

    其实江家人现在就算是吃肉也没特别馋的,从小就没怎么缺肉吃。鱼虾的肉质比较细嫩,都喜欢吃这个。

    也就是因为瘦肉在九十年代开始收欢迎起来,河南那边某地方竟然在九五年就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

    其实现在的猪肉已经没有以前的香了,用饲料喂养的很多,只不过很多农村地方有自己养的猪,还是喂各种杂食。

    在这个年代还是能买到不错的好猪肉的,另外就是有很多人家庭条件不行,有肉吃就都觉得香,吃饲料喂养的出来的猪也没觉得有什么差别。

    但是江家已经不怎么去市场买肉吃了,以前在垦殖场那边收购的猪肉,不对外卖的话够他家吃一辈子。

    不过为了食品问题,江成现在还是跟垦殖场那边合作着。并且要求不能喂带有激素的饲料,生猪的收购价格可以比市面上高一些。

    只不过光垦殖场那边的猪肉,还无法供应‘江东来’商超的。只要不是加瘦肉精的猪肉,其实在‘江东来’售卖也没有什么问题。

    目前垦殖场那边的猪肉,主要还是加工成丸子在香江那边出售。香江那边不生产粮食和大部分各类食材,大多数是进口,对食品安全问题把控较严格。

    其实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还真跟经济有关系。要是大家都有钱,都愿意花高价格购买健康的食材,就会有人专门去投入健康食材行业。

    但在未来国内的情况是,底层人的话是‘我都穷到吃泡面了,你还跟我谈吃泡面不健康,影响消化’。

    在二十多年后,其实不是买不到高价的土猪肉,也有散养的鸡。只不过在大环境下,稍微富裕的家庭想吃点健康的食品,除了钱还要花点心思。

    这也是为什么有‘某东来’的地方会那么火的原因,有一个让你不用花心思购买东西的地方,家庭还算富裕的,自然会选择去那边。

    在九六年,江月也从香江的某私立知名大学毕业了,同样没有选择去深造,去了银行实习。

    去的时候,就是光明正大的表示是靠关系进来的,是恒生银行打算往高层培养的人才。一去银行那边,就有专业的经理人教导。

    江成算是看明白了,他的下一代基本就是读到大学算是到头了。什么硕士生博士生跟他江家无缘,但这也算是很多家族崛起的正常过程。

    如果要继续深造,江昭昭是可以在清大的时候继续读下去的。而江菲那边也一样可以出国深造,不就是学费高一些而已嘛。

    但江成当了一个甩手掌柜,给江昭昭和江菲她们的选择就是要么深造,要么直接接手父亲的事业进行管理。

    正常情况下,很少有人谈什么梦想之类的,基本都是接手家里的事业。只要江氏集团各行各业都有江家的人在管理的时候,那么再下一代就是拼的自身优秀和文化底蕴了。

    一些国外上百年的家族,其实就是如此,他们的新一代要么在一些大学进行深造,要么年轻的时候游历许多国家涨见识。不到三十多岁很少进家族的企业工作,家族发展的一定的规模,要的就是精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