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攻取长沙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玩蛇怪字数:4530更新时间:25/04/04 21:40:24
    公元1643年,大明崇祯十六年九月,此时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

    去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攻破杏山城。

    自此随着二月十八日松山城沦陷,三月八日锦州沦陷城之后,松锦大战落下帷幕,清军取得了完全胜利。

    明军关外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下吴三桂带着三万残兵退守山海关。

    而在今年八月,孙传庭率领十万大军出潼关,迎战河南的李自成,将李自成打得大败,把他逼至襄阳。

    眼看明军就要合围襄阳消灭李自成的时候,却天不遂人愿。

    恰逢河南暴雨,道路泥泞,粮草有些难以维系。

    见此良机,李自成立即派刘宗敏带一万骑兵截断官兵粮道。

    孙传庭见粮道供应不上,只能回师打通粮道。

    结果在撤退的过错当中出现混乱,让李自成抓住机会突袭,造成汝州之战的大败。

    同年八月,张献忠被左良玉逼得退出武昌,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湖南,并且迅速攻占了湖南全境。

    这个时候正是九月,张献忠攻下湖南之后,就继续南下攻打永州、常德、衡州等地。

    目前正率领主力进军江西萍乡,与明军在袁州交战。

    可以说眼下的大明王朝已经内忧外患。

    清军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

    内部流寇肆掠,天灾人祸不断,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横行,大大小小的起义势力不断涌现。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勤勉,日理万机,然而他并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甚至可以说能力很差。

    以至于在他的统治下,江山愈发动荡飘摇,已经在崩溃边缘。

    便在这种情况下,长沙吉王府破败的宅邸内,有人陆陆续续从那破烂不堪的库房当中走出来。

    长沙城已经十分凋零。

    张献忠虽然没有屠光整个长沙,然而还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城中百姓有能力的早已经跑了,剩下跑不掉的就只能躲在家中,还有流寇四处搜寻房屋,寻找可用的东西。

    吉王府虽然被焚烧得差不多,但还是留有不少珍贵的木料,不少百姓就进王府碰碰运气。

    只是他们在外围还好,若是在里面的话,有些已经失踪好几天了。

    朱元璋抬起头看向天空。

    秋九月,湖南的天气却并寒冷,反而十分炎热,烈阳当空,宛若盛夏时节一样,照得人身上都冒着暑气。

    在他的旁边,毛骧等人用帐篷搭了个临时指挥所。

    小朱棣、朱云峰、季赫以及李文忠、傅友德、冯胜、汤和等人正围着桌子看地图。

    这次老朱先把他们四个带过来。

    徐达目前还在路上,老朱吩咐过朱标,如果徐达回来,就让朱标给徐达解释一下情况,然后送徐达来明末。

    地图是从现代搞来的崇祯十六年九月的态势图,网上下载,直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就行。

    眼下他们已经把明末的局势简单地给李文忠等人说了一下。

    接着朱云峰拿着铅笔,在东北的锦州画了一个圈道:“现在的情况是清军已经打到了山海关外,吴三桂据守山海关,而在下方。”

    他说着又在襄阳以及北面的南阳盆地画了个圈道:“九月十四日,孙传庭和李自成的主力在郏县激战,李自成大败跑到了襄阳,目前李自成的主力就在这一带。”

    “根据刚才我们捉到的流民问话,现在已经是九月十八日,也就意味着此时汝州一带正在下暴雨,明军粮草供应不上,李自成会派刘宗敏抄明军粮道。”

    朱云峰指了指汝州的位置道:“九月二十二日,明军于汝州被打得大败,这是大明最后一次机会,此战后没多久孙传庭战死于潼关,之后李自成再无阻力,一路长驱直入,相继占领陕西、山西,最后攻破北京!”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九月二十二日之前驰援孙传庭?”

    李文忠等人没说话,季赫先开口问道。

    “是的。”

    朱云峰点点头道:“但还有个问题。”

    他又在湖南画了个圈道:“现在湖南被张献忠占领,他虽然人还在南面攻打江西,可一旦听说长沙出现了另外一支军队,必然回防,我们必须攻下长沙。”

    “为啥?”

    季赫纳闷道:“直接杀出城,往北一路干到襄阳去啊。”

    “一是四天时间肯定不够到襄阳,二是石碑啊!”

    朱云峰白了他一眼:“石碑我们是带着走,还是留在这儿?带着走,位置怎么办,被破坏了怎么办?我们以后就回不去了,所以长沙一定得控制在我们手里。”

    这是根本问题。

    说到底这是平行世界大明末,老朱的根基在洪武朝,朱云峰他们的根基在后世现代,不可能为了救大明而放弃回家的路。

    所以石碑必须要保住。

    而且石碑和位置缺一不可,空间通道花了大量能源,用的是工业电,每天数以几十万度的电输入,耗费超过数千万度电,花了好几个月才打通。

    改变了位置,就意味着空间通道的坐标改变,如果找不到原位的话,就得耗费能源。

    几个月时间倒不算什么,关键明末上哪找能源去?

    这个时候牛顿倒是出生了,现在刚满八个月,可特斯拉还得二百多年后才出生呢,光有八个月大的牛顿有什么用?

    所以他们其实面临一个两难问题。

    立即北上驰援孙传庭来不及,还得攻下长沙,保住吉王府,不然的话就是空谈。

    “派人想办法告诉孙传庭吧,让他别撤退,或者要撤退一起撤退,别让陈永福断后。哪怕他自己断后都行。”

    小朱棣提出了建议。

    李文忠等人因为对后世了解程度不够,对大明也只是个初步了解,因而暂时没有贸然发表意见。

    朱云峰微微点头道:“只有这个办法了,诸葛亮一生打仗都是自己断后。孙传庭也得这样,只是就怕时间赶不上啊,而且人家信不信还难说呢。”

    四天时间,从长沙赶到河南汝州,直线距离600多公里,实际距离超过800公里。

    在后世,飞机一个多小时,高铁三个多小时。

    在古代也不是不行,安禄山起兵,与长安相隔三千里,仅仅六天时间唐玄宗就知道了消。

    可见如果用八百里加急,三天应该能跑一千六百里,可以把消息送到汝州。

    但问题在于那是正常朝代,每二十里一个驿站,中途换马不换人,跑死马也得继续跑。

    可尴尬的是,崇祯在上位的第一年就裁撤了驿站,让一个叫李自成的人失业.

    何况就算把消息送到汝州,孙传庭会不会信都难说。

    反正正常人看见有人上报消息,说开国太祖复生了,要求他自己断后,那大概率会觉得这是敌人的奸计。

    “老祖宗,您觉得呢?”

    季赫挠挠头,看到帐篷外老朱正负手而立,眺望着远处天空。

    此刻他身边人来人往。

    吉王府库房周围摆放了大量物资,毛骧正在指挥着士兵们搬运,建起帐篷,将物资保存起来。

    “老祖宗应该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吧。”

    朱云峰说道。

    朱元璋或许治国水平没有那么顶级,但论起打仗,可是华夏自古以来,被认为仅次于李世民的存在,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呢?

    “嗯。”

    老朱转过身,应了一声道:“去汝州肯定已经来不及了,直接去潼关。派人从武关小道进发,务必得帮孙传庭守住潼关。”

    “守住潼关?”

    朱云峰道:“那一两个人去肯定不够,得分点兵,最少得千把人吧。”

    AK确实厉害,在杀人效率方面比栓式步枪强。

    然而李自成其实是有火炮的,有不少缴获自明军的火炮,包括他在攻打洛阳、潼关、北京的时候,就有多次使用火炮的记录。

    光凭AK哪怕子弹带够,也就在几百米射程内无敌。而火炮的射程远远超过自动步枪,最远能达到四五公里。

    虽说都是实心弹,老朱的部队作为火器部队,肯定是以小旗为单位分散开,杀伤力并不大。

    但老朱来明末带的人本来就不能太多,死一个少一个。

    何况还是熟练使用火器的精锐士兵,在生命上一个老朱禁卫军与任何一个人一样,可在作用和价值上比此时的一个明兵大得多。

    所以人少了没作用,人多了的话老朱这儿就不够了。

    “爹,孩儿愿去!”

    小朱棣立即站出来说道:“只要给孩儿五百人,不,三百人,孩儿必能给孙传庭守住潼关。”

    “唔”

    朱元璋便迟疑起来了。

    他不是怀疑小朱棣的能力。

    小朱棣本来就天赋过人,又有现代背景,研究过大量现代政治和军事书籍视频以及各种历史资料,带的队伍还是热武器部队,打败仗大概率不现实。

    但军队打仗刀枪无眼,何况敌人还有大炮。

    如果是放在洪武朝,维护自己的大明王朝,他会让小朱棣去,因为分封诸王就是为了干这个的。

    可帮崇祯朝打仗的话,还是有点舍不得。

    万一小朱棣出了事怎么办?

    所以一时犹豫。

    见他迟疑,小朱棣也大抵明白,便继续道:“父亲,孩儿此去必定万分小心,不会有任何差错。”

    “嗯,那就带八百人吧。让文忠陪你一同去,带上电台,随时汇报情况,不可鲁莽。”

    朱元璋见他态度坚决,最后还是说道:“还有各种装备也带齐,物资不能短缺,若有不对,或者潼关实在守不住,就弃城逃走,你的命最重要。”

    “是,孩儿明白!”

    小朱棣大喜,立即招呼李文忠出去召集八百人。

    这些人都穿着现代战术背心,身后背着背包,背包里有一个基数的弹药,一大堆压缩饼干、行军干粮、即食干粮等。

    除此之外还有绳索、短锹、夜视仪与热成像仪、水壶以及少量绷带、消炎药等物品。

    但这些东西最多也就让人坚持个十多天,压缩饼干是顶饱,可士兵长途跋涉消耗大,吃得也多,因而还得骑三轮车上路。

    而这年头的路,三轮车估计骑得也够呛,路上要是链子坏了也麻烦。

    只是麻烦总得克服。

    链子坏了就找板车用牲畜拉,总归应该可以慢慢抵达陕西。

    另外就是路上可能会不太平,除了张献忠李自成以外,各地流民四起,有些地方明军也不是什么好货色,比如左良玉部。

    所以凡事都得朱棣自己小心,也非常考验他的能力了。

    很快已经到了傍晚。

    朱云峰与季赫从上午中午下午就一直在往这边送物资,已经准备了大量辎重,光三轮车就有一百多辆,车上载满了干粮。

    大多都是压缩饼干,不好吃,但管饱。

    天色渐暗,老朱抬起头看了眼天色,对小朱棣道:“我们今夜就拿下长沙,随即出城剿灭了孙可望,你便即刻出发走武关往陕西去,此时李自成的队伍主力都聚集在河南,你要过去也容易。”

    “好。”

    小朱棣点点头。

    眼下他们已经通过无人机以及城内的流民得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这个时候张献忠并不在长沙,而是南下攻打江西。

    还有城外根据营帐数量判断,约三万人。

    城外守将为张献忠的养子孙可望,城中则由投降张献忠的湖南总兵尹先民及其副将何一德以及其余几名张献忠的部将把守。

    在吉王府被焚烧之后,孙可望住在城外的军营,其余几个张献忠的部将跟尹先民何一德住州府衙门。

    表面上看好似十分信任投降的二人,但实际上却是防备。

    因为城中住不下那么多人,且长沙城破之后,城门就已经被破坏了,根本无法关闭。

    所以一旦尹先民和何一德有异动,顷刻间就能反扑。

    说到底还是不信任,主力驻扎在城外,城中也是张献忠的人和部将,这样他们也翻不起风浪。

    朱元璋随即定下策略,等夜幕降临后,毛骧带人直接冲去州府衙门,把张献忠的几个部将和尹先民何一德给处理掉。

    接着他们主力则杀向南门,把南门打开,直扑孙可望在城外的营寨。

    按理来说他们的战斗力很逆天,不需要这么谨慎。

    然而老朱不打算冒险,这个冒险并不是失败,而是让士兵受到危险。

    白天直接杀出去打巷战确实可以莽,可敌人弓箭手乱射,不小心有倒霉士兵被射中了也是个没必要的损失。

    所以趁着夜晚敌人都松懈的时候,他们拥有夜视仪,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又何必去冒着风险呢?

    当下小朱棣、老朱以及李文忠傅友德冯胜汤和等人各自行动,指挥着所属的部队,按照老朱的计划行事,今夜攻取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