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又一个永乐朝?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玩蛇怪字数:5352更新时间:25/04/04 21:40:24
    2029年新年过去,尚峰山依旧大雪封山。

    今年朱云峰没在长沙过年也没在镇子里的别墅过年,就在尚峰山过年。

    本来爸妈今年要回来。

    但他一个电话骗他们说要去国外谈生意,今年不在家过年,他们就没回来了。

    不过年后朱云峰和朱棣确实去谈生意。

    跑了趟外地。

    云峰公司现在业务扩张得很快,各行各业都掺和一脚,也有不少合作伙伴。

    之前都是邹婷在打理,但有些东西还是得他这个老板出面。

    季赫留守在尚峰山,加大马力给石碑充电。

    相比于当初的电量,这次不仅上了十多个夹子,而且工业电火力全开,以每小时几千度的电量充。

    正常情况下,要是石碑承受不住,恐怕会出现问题。

    比如电线,要是忽然加大功率,普通电线的材质承受不住高压电,就会把电线烧坏,甚至造成火灾。

    但这石碑确实夸张。

    那么多电跟泥牛入海似的,仿佛一个无尽的黑洞,吞噬了一切能源。

    一直到4月底,也就是农历戊申年3月份的时候,才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穿越实验。

    朱云峰家地窖内。

    此刻已经是晚春时期,尚峰山春暖花开。

    地窖又变了模样。

    厨房没了。

    厨房与杂物间相连,之前拆了杂物间,一般的大货都能进,用小龙门吊放下去。

    但现在为了运更大的东西,只能忍痛把朱云峰和季赫心爱的厨房拆掉,把一楼进门左手边的卧室改成厨房。

    好在二楼有三间卧室,够朱云峰季赫和朱棣平时三个人睡,不然他们连睡觉的地方都腾不出来。

    厨房与杂物间打通,空间宽敞了许多。

    三个人就蹲在原来杂物间的地板砖上,看着下面正夹着十多个鳄嘴夹的石碑发呆。

    “够了吧,都3个月了。”

    “试试?”

    “试试就逝世。”

    季赫莽夫,关了电闸就准备上。

    朱云峰急忙拉过他道:“忘了上次的教训吗?装备带齐。”

    第一次去第二个世界是朱云峰上的,这次季赫上也没什么毛病,只是安全措施得到位。

    “没问题。”

    季赫立即穿戴好装备。

    还是跟之前一样,防护服、氧气瓶和抗压板。

    穿戴整齐之后,三人下了地窖,把石碑上的鳄嘴夹拿掉,目光盯向第三个圆球。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洪熙朝,也就是朱高炽的朝代。”

    “这朝听起来怎么这么冷门啊?”

    “那是,才干了不到一年就挂了,肯定冷门啊。”

    朱云峰看向朱棣,朱棣脸色复杂。

    毕竟他现在其实才24岁,之前先是见了40岁的自己,接着又得去见47岁的儿子,这体验确实让人心情复杂。

    “我去了啊。”

    季赫把抗压板架好,抱住抗压板,趴在石碑上,然后摸向了第三个圆球。

    朱云峰和朱棣都紧张地看着,一瞬间,他就消失不见了。

    果然。

    这第三个圆球也通向一个世界。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预料当中的大明,亦或者又是个崭新的地方。

    还没等朱云峰和朱棣说话,三秒钟之后,季赫又回来了。

    “什么情况?”

    朱云峰忙问。

    “是个宫殿。”

    季赫脸上还保持着震惊的表情说道:“这次不是在地下。”

    “果然不出我所料。”

    “你知道?”

    “嗯。”

    朱云峰点点头:“族谱记载,这东西是我家老祖吉王朱见浚从北京城带到长沙的,但第一个圆球去的地方却是洪武朝地下,你想到了没有?”

    季赫脸上先是迷茫,随后立即意识到了什么,睁大了眼睛说道:“懂了,这东西是老四带去北京的。”

    朱棣挠挠头道:“是吗?”

    “应该是。”

    朱云峰说道:“不出所料的话,肯定是老四迁都北京的时候一起带过去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地下发现的石碑。”

    “那现在咋办,我看那个宫殿里面都是放着蛮多东西的,应该是个仓库之类的地方。”

    季赫说道:“还去吗?”

    “看看第四个怎么说。”

    朱云峰看向第四个圆球。

    “我看看。”

    季赫又摁了一下。

    刷。

    瞬间消失。

    接着又回来了,他说道:“又过去了,还是那个宫殿。”

    “第五个呢。”

    刷。

    季赫又过去,这次都不用说,直接摸向第六个球。

    果然,还是过去了。

    片刻后第七个,第八个,但第八个没反应。

    季赫就说道:“看来第三,四,五,六,七个世界打通了。”

    “不出意外的,第三个是洪熙朝,第四个是宣德朝,第五个是正统,第六个是景泰朝,第七个是成化朝。”

    “也不对,按照顺序来说,应该是第一个洪武,第二个建文,第三个永乐,第四个洪熙,第五个宣德朝,第六个正统,第七个景泰才是。”

    朱棣指着上面的圆球说道。

    朱云峰挠挠头道:“按道理是这样,但第二个去的时候就刚好是永乐朝开始了啊。”

    朱棣想了想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建文朝末日,永乐朝开端?”

    “你的意思是,凑巧了?”

    “有这个可能。”

    “回去,叫人,这事得老祖宗出马才行。”

    朱云峰摸了摸第一个圆球,去了洪武朝。

    这事已经不是他们能搞定的了。

    如果真按照他们推测的,圆球是朝代顺序,那么就得老朱出马。

    甚至有可能的话,还得拉来永乐朝的大朱棣才行。

    回到洪武朝地宫,一股冷风扑面而来。

    他们已经三个月没来了。

    连地宫甚至都落了灰尘,踩上去都一步一个脚印。

    想也知道。

    这里平时承担的是两界传送功能,外人不许靠近。

    如果没有他们天天来回穿的话,自然也就不存在有什么人气。

    从地宫出来后,迎面而来的是微风细雨。

    洪武朝这边属于农历三月,最近在下春雨,连绵雨水灌溉了农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岁。

    当他们从地宫里出来,看到久违的毛骧正站在宫门口站岗,见三小只过来,忙不迭凑上前单膝下跪道:“参见燕王殿下,吴王殿下,楚国公。”

    “好久不见了老毛,陛下和太子呢?”

    朱云峰问道。

    “陛下在书房内看锦衣卫这个月上来的奏折,太子在奉天殿与内阁、三司及十三部尚书开议会。”

    毛骧答道。

    随着大明迈步进现代化建设,原来的六部已经不适用。

    因此拆解与增设了好几个部门,扩展到了十三个,并且也进行了多番改革,加大皇权的同时,也能让各部门各司其职,不至于尸位素餐。

    “那我们去找陛下。”

    朱云峰径直走进乾清宫。

    乾清宫大殿通往书房,一路上经过西暖阁,走几步就有宫女、太监站岗。

    书房门口内使监监令王东站在那等着伺候。

    见到他们三人来,王东连忙弯腰行礼,低声道:“见过燕王殿下,吴王殿下,楚国公。”

    “谁来了?”

    里面的朱元璋动静,抬起头看去。

    “父亲,叔父,陛下。”

    朱棣和朱云峰季赫三个人走进来。

    “你们来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脸上露出笑意道:“王东,你们先出去。”

    “是,陛下。”

    王东随即挥挥手,示意暖阁宫女太监们离开,自己也倒退着出去。

    等他们走后,三人原型毕露,除了朱棣还稍微老实一点外,朱云峰和季赫直接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怎么样了?电充好了吗?。”

    老朱笑道。

    正所谓三天保质期。

    要换以前见他们这么没正形,早就骂一句没大没小了。

    但三个月没见面,总归还没开始嫌弃。

    “老祖宗,现在大明如何了?没出什么问题吧。”

    朱云峰没有回答,而是先询问洪武朝的情况。

    “能有什么问题。”

    老朱站起身,他的身后有一张世界地图,指着新加坡这个地方道:“看到没,已经拿下了。”

    “嚯,牛逼。”

    “恭喜朱总喜提马六甲海峡。”

    朱云峰和季赫顿时竖大拇指的竖大拇指,鼓掌的鼓掌。

    朱元璋笑道:“你们是没看到,去年过年的时候,万国来朝,是怎么样的一个光景。”

    马六甲海峡在这个时候地位肯定没后世重要。

    但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也非同小可。

    老朱农民出身,不懂外贸的重要性,加上倭寇犯边,导致他生气地直接海禁。

    可如今已经不是以前那么没远见的老朱,而是目光长远。

    南海舰队组建好之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先控制马六甲海峡,建马六甲港口。

    此时大明南方开海禁,与东南亚贸易恢复往来,甚至南海舰队不时巡航,以保护大明往来商人安全。

    在大明的铁舰下,东南亚各国无不战战兢兢,无一不敢不开通港口与大明通航。

    也有不怕死的,然后很快就死了。

    杀鸡儆猴之后,各种香料、黄金、珍宝、木材纷纷运往大明国内。

    沿海各州府市舶司光收税就赚得盆满钵满。

    最主要的是大明如今发行纸钞,以银元为锚定物,去年就发行了五千万贯。

    由于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民间和国外根本伪造不出来,在没有滥发的情况下,迅速流入市场。

    东南亚各国因而被迫接受大明的纸钞和银元,国内货币遭受巨大冲击。

    从大前年开始,大明就陆陆续续把国内产量过剩的粮食卖到东南亚,然后让他们那边种茶叶、橡胶、棉花、金鸡纳霜树。

    几年下来,东南亚各国的货币变成大明的货币,国内的粮食无人耕种,严重依赖大明粮食出口。

    本国则只种茶叶、橡胶、棉花、金鸡纳霜树等经济作物。

    可以说。

    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农业乃至政治军事全都把持在大明的手里。

    整个南海、东海、菲律宾海都成为了大明的后花园。

    去年洪武十六年年末过年的时候,万国来朝。

    来朝贺的各个国家船队都快堵住了秦淮河,从秦淮河上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全都是船只,仿佛看不到尽头。

    “大明发展得好我就安心了。”

    朱云峰点点头道:“这次过来,是想告诉您,后面的世界打通了。”

    “哦?你们去看了吗?”

    朱元璋问道。

    “没去呢,谁敢去啊。”

    朱云峰无奈道:“出去就被侍卫乱刀砍死了。”

    “这倒也是。”

    朱元璋点点头道:“还是得我去一趟?”

    说着走过来道:“走吧。”

    “您就这么去啊?”

    “呵,朕的大明,谁人不从?”

    朱元璋异常自信。

    朱云峰白了他一眼道:“您是在大明坐久了,当皇帝太久了,就以为光靠您这张脸就能让大家都跪。可您别忘了,永乐朝那是老四认识您,去了后面朝的皇帝谁认识您啊。”

    “.好吧。”

    朱元璋冷静下来,一想也是。

    倒不是他蠢。

    而是一个无敌的人过于自信所致。

    被人一点醒倒反应过来。

    自己确实在大明朝无人不从。

    问题在于得先让大家信服自己的身份才行。

    就像在永乐朝,朱棣和朱允炆认识他,朱棣和朱允炆一跪,那大家就得跪。

    其它朝的皇帝都不认识他,不当场给他砍了才怪。

    “带上AK。”

    朱元璋一挥手说道:“再带一旗禁卫,足矣了。”

    几人随即出了乾清宫,让毛骧带上一旗背了AK的禁卫,蒙上眼睛,手牵着手进了地宫。

    不过由于地窖狭小,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因此分两批。

    朱云峰带一批,季赫带一批。

    路上朱棣还沉声告诫毛骧等人道:“记清楚了,之后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忘在脑子里,对谁都不要说,只管听从陛下命令就是。”

    “是。”

    包括毛骧在内,十一人心中一凛,之前有禁卫喝醉了乱说出去,结果被连坐十多人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丝毫不敢大意。

    随后十多人迅速穿回现代,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第三个世界。

    当朱云峰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果然是一座宫殿。

    宫殿内摆了很多架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珍稀,如古董、字画、瓷器一类。

    而他们过来的石碑就在宫殿角落里。

    “这不珍宝馆吗?”

    朱云峰忍不住说道。

    “把眼罩打开。”

    朱棣将手中的AK上膛说道:“保护陛下!”

    禁卫们忙打开眼罩,好奇地四下打量。

    朱元璋面沉如水,径直走向大门,然后把门推开。

    暖暖的阳光照进来,还夹带着一丝凉风。

    门口有侍卫把守。

    他们显然没有想到身后的珍宝馆居然有人。

    听到声音一回头,十分诧异,露出愕然与震惊的表情。

    除了因为忽然出现的人以外,最恐怖的是,为首的那老者,穿着一身龙袍!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五十七岁,两鬓斑白,略显老态。

    但那皇者气势还是没有改变。

    仅仅几秒钟后,总算是有人回过神来,大喝道:“有刺客。”

    “哒哒哒哒!”

    话音未落,朱棣AK对着他脚边一顿激射。

    这枪法没打算要那人命。

    但不凑巧,地面不是泥土地面,而是青石板地面,跳弹射中了他的脚,那人登时跪地抱着脚惨嚎起来。

    朱棣大声喝道:“不许动,谁动谁死。”

    其余禁卫也端起AK。

    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外面的侍卫们,让他们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AK,什么是自动步枪。

    可刚才朱棣手中的AK哒哒哒地冒火光,地面子弹迸溅,地面与金属的碰撞声音他们还是见到与听到。

    这要是被打中,还有命在?

    “朕问,你们答。”

    朱元璋走过去,面沉如水道:“朕乃大明太祖朱元璋,如今这里是大明否?”

    ‘朱元璋?’

    侍卫们面面相觑。

    片刻后,总算有人回答道:“是大明。”

    “皇帝是哪个?”

    朱元璋松了口气,是大明就好。

    只要是大明朝。

    自己的名头就有用。

    “这”

    侍卫们就更加面面相觑了。

    你这不是在逗我吗?

    我们哪敢说皇帝的名讳?

    “是朱高炽吗?”

    朱元璋看到他们的模样,倒也能猜出他们的顾虑。

    一个侍卫便说道:“那是太子殿下。”

    “哦?”

    朱元璋看向旁边的朱棣,纳闷道:“怎么又是老四?”